编辑:sx_yanxf
2016-04-22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初一阶段,这是一个初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第八章说课稿模板,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说教材本节内容讲的是免疫的基础知识。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本节主要内容的特点和地位《免疫与计划免疫》选自中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主要讲述人体免疫的概念、类型、功能特点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这节内容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因而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个人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懂得一些免疫知识,这样将内容安排在单元前面是较好的办法,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能突出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2、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定免疫的概念、作用、种类、免疫器官属于了解层次,计划免疫属于理解层次;确定能力目标是:会观察、会说话、会健康、会卡通式思维、会发散思维。在实施上述两个目标的同时渗透健康的人体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有机体, 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体的概念;(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4)描述免疫的功能;(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和识图能力②培养学生对比学习方法③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感目标: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①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②概念的理解(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及其功能是本节的课知识的主体框架,因此它是本世课的重点;而这两个知识点前者十分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着,也领会不到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后者又受平时感性知识的影响,学生对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误认为就是由防御保护一个因素构成,只信其一,不知还有其二,(免疫监视自身稳定),它属于微观认知领域,因此,这两个知识点又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多半主动学习能力差,但都很聪明、好动、思维敏捷,对事物充满好奇。因此,通过动画呈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2.说学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作用特点。
四、 说教学过程我认为上好课首先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启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序的启动起来呢?那就是使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导言,与学生心理活动产生共鸣,让他们进入角色.因此,我选择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一旦有机会就会侵入人体,就有可能使人得传染病。可以说你时时刻刻被它们包围着,你怕不怕?为什么?让学生思考,然后讨论-------有的说“不怕!因为有皮肤的屏障作用“,有的同学立即反驳”进到口腔里、气管里怎么办?“那你也没有天天戴口罩啊!“另一种持不同意见者针锋相对地反驳起来,又有的说:“皮肤划破的时候让人害怕”,“我的手指曾经划破一个很大的口子,没有去管它也没有什么事发生啊”。“那你是幸运的,白求恩就是因为给伤员做手术时,手指划破了得败血症而殉职的”。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课堂上学生表现的活而不乱,似乎有点忘乎所以“。这样的导言不但能自然切入课题,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我感觉到对老师来说是顺理成教,对学生来说是顺理成学。把学生引进之后,再进行三个知识点的教学。
(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对第一、二道防线,教材给的信息直观通俗易懂,这是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好时机。教材中的图不能让学生一看了之,应该图尽其用,尽最大程度地实现编者的用意,让学生观察,进行发散思维,卡通式联想。现把一学生当堂一段实录如下:可恶的病菌正在为通过了第一道防线而幸运,它们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料天有不测之云,雨点般的溶菌酶从“天”而降,顿时,病菌阵势大乱,不知所措.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有几个病菌因为速度不佳,葬身于溶菌酶之中,其它几个病菌抱着脑袋急忙逃走了,瞧瞧! 溶菌酶的威力够大吧!也许你会问逃走的病菌怎么样了?不用着急,下面还有它的大克星-----吞噬细胞.病菌察觉大事不妙,想一走了之,但进来容易,想出去可就难了.正赶上吞噬细胞饥饿难忍,看见这等美味佳肴,怎能不垂涎三尺呢?只见吞噬细胞大举进攻,病菌几乎全部被消灭,吞噬细胞饱餐一顿,真是不亦乐乎!这样修理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联想、会说话的能力,同时,也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激发了学习兴趣,找到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的切入点。第三道防线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该如何帮助学生逾越这个障碍呢?课前制作了既经济又实用的教具:用红吹塑纸剪两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片,两个圆片边缘对齐用透明胶粘住1/2,示淋巴细胞;再用绿吹塑纸剪直径为10厘米,从中心刻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六边形的圆纸片示抗体A,刻掉的正六边形的示抗原A,用黄吹塑纸剪边长为8厘米,从中央刻掉边长为6厘米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纸片示抗体B,刻掉的三角形的示抗原B。演示前把抗体A和抗体B暗藏在淋巴细胞的夹层里。演示如下:假如这是人体的淋巴细胞(随之粘在黑板上)当这样的致病菌(出示正六边形纸片)已突破人体的前两道防线,那么等待它的是杀伤力更大、战斗力更强的第三道防线。此时的致病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擒住它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把抗体A从“淋巴细胞”夹层里抽出来,并演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此时,还不宜交待抗原、抗体的概念,因为学生接受的感性材料还不丰富),强调这种蛋白质把这种病菌擒住后,一是把它消灭,二是把它缉拿归案,送到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联合起来把它消灭(这样也渗透了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及中医学观点)。同理演示抗体B与抗原B(病毒)形成复合物的过程。但要强调刚才产生的抗体A不能擒住抗原B,抗体B也擒不住抗原A。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抗体抗原的概念,不同的病菌、不同的病毒其对应的抗体也不同,第三道防线的特点是有针对性的特异性免疫。这样处理教材不但做到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入为浅出、化枯燥为兴趣,而且化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学生所接受的信息能够“心领神会”(如用抽拉式投影胶片演示效果会更好)资料分析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 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 消灭了。问题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 图片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资料分析二: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 图片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你说我说:生活中常见狗、牛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这是怎么回事?试一试,我能行: 组成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有何特点?师生共同小节:这两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人人生来都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分析三: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问题三: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然后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组成及天花病毒侵染人体的过程,并总结出抗体、抗原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我来试一试: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与前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相同吗?有何独特的特点?我们来总结:
(二)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能够感悟出,要消灭病原体首先要识别.紧接着让学生回忆新陈代谢的内容,一个人每天要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细胞衰老、死亡,这些细胞显然要及时的清除出去,否则人不就成细胞垃圾站“了吗?这项生理功能说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完成的,从而维持人体自身的稳定-----每时每刻要清除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每天还分裂产生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新细胞,以补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新分裂出的细胞绝大多数是正常细胞,也有很少一部分是异常细胞。一般情况下,人体免疫细胞能将这些异常细胞处理掉,但个别免疫细胞不灵敏或者不能“尽职尽责”,就让这些异常细胞出“厂”了,于是异常细胞就疯狂的分裂起来,形成了肿瘤。对免疫监视采取拟人式的教法和学法,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避开了成人式的学术味道,学生从心理上既容易接受又不易遗忘,同时也渗透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健康的人体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有机体,每天的你都是以新的自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让学生能够深刻地去理解“吐故纳新”的内涵。此环节还暗示给学生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生命,人人都有得癌的可能,今后一旦得了癌,也不必恐慌。应尽量调动自身免疫细胞的积极性,去消灭它,可谓“钓胜于鱼”矣!学生能终身受益。自读提示:1、人为什么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健康的生活?2、人体对衰老、死亡或死亡的细胞是如何解决的?3、人体如何对付异常细胞?出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图,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免疫的功能: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我稳定)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三)计划免疫与每堂一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忆国家和父母为了他(她)的健康,给他们打了多少次疫苗?让学生感悟国家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进行情感教育。而非洲儿童因为不能接种疫苗每年死亡致残很多,他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想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让学生理解:天下父母心都是相同的,天下的国家是不相同的,他们的国家是落后、国力弱,父母只能“望苗兴叹”,从而升华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留给孩子广阔的思维空间------器官移植、植皮、过敏、艾滋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让孩子去联想这些问题与免疫有关。21世纪的人是会思考会联想的人。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任,让他们由“学会”到“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将成为每位老师的座右铭!还记得小时候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吗?让带预防接种证的同学说出自己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预防疾病的类型。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计划免疫的原理、概念。最后出示“预防接种和免疫程序卡”,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师 根据课本插图向学生渗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归纳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同桌交流一下吧! 能力展示台:比一比,谁的课堂效 率高:1、某人与甲肝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甲肝,你知道为什么吗?2、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在我国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你知道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卡介苗和婴儿体内相应产生的物质分别称为什么吗?3、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发生后,曾发生了利用邮件传播炭疽病的事件,造成人员死亡。早在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就对牲口炭疽病进行了研究。他进 行了如下实验:将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10天 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4、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的皮肤,而不用别人的皮肤,这是为什么?
5、若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儿童是否不患此病?请你说出原因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初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第八章说课稿模板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生物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