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二说课稿 > 数学说课稿

2014年最新推荐初中二年级数学说课船有触礁危险吗

编辑:sx_yangk

2014-04-10

2014年最新推荐初中二年级数学说课船有触礁危险吗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地位

《船有触礁危险吗》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4节的内容。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应用实例;二是随堂练习;三是拓展阅读;四是课后习题。课程题量大,实例多,编排突出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在前面3节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后,本课着重探索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在知识体系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会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数学建模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创造过程,感受活动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航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学会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四)教材处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多,题量大以及我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等情况,我做出这样的教材处理:重点研究教材中“船有触礁危险吗”的应用实例,适当选用教材中的部分习题作为堂上练习和作业,选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作为课后阅读作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设创新编题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1、创设情境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生活场景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疑启发法。通过设置疑问,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3、观察对比法。通过归纳类比,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学法

1、自主探索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分析,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学习过程,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实践创新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创新编题,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 呈现实例

先播放船航行的视频动画,引出课题:

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处,之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本环节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自主探索(让能力强的学生独立解题)

2、教师设疑启发(引导中层学生分析问题)

3、播放视频演示(帮助能力弱的学生画图)

4、学生讨论交流,找出方法(合作学习)

5、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解题过程)

6、教师板书示范(完整解题,加深理解)

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形象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经历思考、分析、探索、交流等过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方程的思想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思维拓展

当这两个角是特殊角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呢?让学生小组讨论,简单总结。

通过分析交流,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拓展学生思维。

(三)巩固练习

A组题(基础题)

如图,小明想测量塔CD的高度.他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m至B处,测得仰角为60°,那么该塔有多高?(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1m).

B组题(提高题)

海底P处有一个周围10米范围都布满网钩的捕鱼工具,附近有一条小鱼正想从A处直线游往B处找它妈妈,如果AB的距离为20米,且∠PAB=45°,   ∠PBA=30°,那么这条小鱼在A处游到B处的过程中有危险吗?

让学生思考与小结:A、B组题有那些异同?

两个直角三角形位于公共直角边的同侧           两个直角三角形位于公共直角边的异侧

设计A、B两组难度不同的练习题,由浅入深,达到及时巩固、强化训练、引申思维、拓宽视野的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两种情形,渗透“归纳类比”的数学思想,同时为创新编题环节打下基础。

(四)创新编题

先让学生自主探索,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自己编题,我巡视观察,如果发现学生找不到素材,就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编题。

要求:根据图片提供信息,或从实际生活中寻找适当情景,设计一个可以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数据要合理,问题要符合生活实际。

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

展示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1、你能总结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吗?


相关推荐

2014年初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初二同步数学说课稿

标签:数学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