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三说课稿 > 历史说课稿

初三下册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模板

编辑:sx_yanxf

2016-07-15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初三阶段,这是一个初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三下册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模板,欢迎阅读与选择!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事件,它标志着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使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本节教材也就成为整本书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一环。而且,苏东剧变又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和历史教训。如果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整节课将是一节可以体现学习历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真谛,可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结合得比较圆满。但是,本节教材的特点是阐述历史事件的线索性不强,对苏东剧变的因果的逻辑性阐述教为欠缺。学生阅读时候感觉生涩难懂,并无法获得对事件的定性性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历史纵向发展的知识体系,用精辟准确的语言给予学生精确的历史概念,就非常考验教授者教材处理的工夫。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东欧剧变(时间、实质、三个阶段、主要原因)

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二、思想教育目标

1、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是并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且要对西方"和平演变"保持高度警惕。

2、 比较、归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特点,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实践意义。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中国改革开放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同点,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的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苏东剧变的发生在1989年前后,学生对其处于一种知道但是不了解的模糊状态,又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为了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根据教材特点,我将融合目标教学的一般模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采用快乐教育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互,要求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本节史实性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真实历史场景,增强其时空感和直观性,将历史过程的讲述浓缩于历史瞬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授课高效而有趣。

(3)用讨论法,澄清认识盲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苏东剧变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讨论,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自我说服和自我教育中培养中创新思维。

(4)用设疑法,连贯结构体系。苏东剧变是承上启下的大事,但是教材的特点却是缺少连

贯性的阐述,给学生一种割断历史的感觉。善于设计问题,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知识结构体系的连贯性,让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有机统一。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使教学活动轻松而高效。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采取观察思考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巩固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1、观察思考法。本课创设了一些图片和再现一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学生可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课本知识联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知识的迁移。

2、阅读法。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对教材的大胆处理和调整,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仔细阅读,有初步的感悟;加上学习历史就要学会论从史出,本节课史料较多,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也必须从阅读开始。

3、比较总结法。学生通过对苏东剧变的分析、比较,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培养分析和总结的思维能力与习惯。

4、练习巩固法。通过讨论、习题来巩固知识,实现知识延伸。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要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屏幕上显示世界地图,请学生用动画效果的红颜色表示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在演示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历史,设问:到了1989年,东欧让世人瞠目结舌,甚至将1989年叫做"东欧年"。那么,东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使学生直观了解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简短历史,形成正确的时空观。设问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牵开苏东剧变的主线索,并实现自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播放"东欧剧变和德国统一"的历史片段,要求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2、请学生阅读课本东欧剧变的内容,结合历史片段,概括出东欧剧变的三个阶段。教师在学生基础上给予精确的概括和点拨。 3、教师设疑:1989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政治地震"。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局势扑朔迷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原因?还是环环相扣?然后播放"攻占柏林"历史片段,要求学生思考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投影材料分析1,教师在讲授东欧剧变的原因中理清该题的解题思路。4、教师过渡:苏联曾经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东欧一直是苏联的前沿,东欧发生剧变的时候,苏联又在发生什么呢?5、播放"苏联解体-克里姆林宫易旗"历史瞬间。6、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法,用屏幕的动态效果将苏联解体的要素(时间、地点、过程、原因)有机结合,形成形成环环相扣的事件体系。苏联解体(1991)1、 戈尔巴乔夫改革(一)1985年--经济改革(失败)(二)1989年--政治改革 ↓ 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步骤:①1991年,实行多党制 ②1991年,苏维埃主权联盟 ③"八一九"事件2、 苏联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3、 原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弊端 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和平演变" 6、屏幕展示"独联体地图"。 1、5、创设真实历史情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原始材料和课文材料,得出结论,主动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精确的点拨便于学生记忆。 3、讲练结合既可突破重点,又可实现知识转移。 4、过渡自然不但可以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而且让学生感受事件的连贯性,消除教材零落、割断历史之缺陷。 6、苏联解体是本节的重难点,又是最能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联系的一段,但是教材只是将苏联解体的各要素罗列一起,学生读来 但生涩难懂,无法触摸期间因果关系,极考教师的教材处理工夫。因此把它分为三个层,由浅入

深,层层导入,步步深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是环环相扣的,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等方面的能力。2、形成正确的时空观。

巩固总结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教师概述本节内容,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 历史原因 内部原因→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 外部原因 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历史网络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练习反馈 练习题:1、 对东欧各国政权更迭表述不正确的是A、1989年东欧各国都发生激烈动荡B、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上台C、1989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D、1989年罗马尼亚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变2、 导致东欧剧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B、东欧经济危机诱发的政治危机C、苏联的历史和现实影响D、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3、 苏联"八一九"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导致局势混乱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C、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D、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

4、 表明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A、"八一九"事件结束,叶利钦等掌握国家大权B、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增长C、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完全控制局势D、戈尔巴乔夫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5、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 1991年8月25日苏共中央解散B、 1991年11月5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活动C、 1991年12月俄罗斯等三国宣布成立独联体D、 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6、 苏联正式宣布停止存在是A、《阿拉木图宣言》 B、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C、克里姆林宫升起白红蓝三色旗1991年12月26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7、材料分析题2 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并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延伸 学生分组讨论:1、 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的千古罪人,应对苏联解体负上全部责任?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2、 戈尔巴乔夫以"新思维"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结果失败,更导致苏联解体。中国也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结果却迥然不同。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3、 苏东剧变后,美国前总统曾经欣喜若狂地向世界宣称: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你认为苏东剧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什么? 1、分组讨论热点问题,建议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分析,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2、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写小论文,可将所学到的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附:材料分析题1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深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的问题时说:"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感,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回答:

(1) 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钱外长主要概括了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2) 东欧大多数国家都有照搬"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指的是什么?这套做法对这些国家曾有哪些积极影响?这套做法的消极影响曾经引起了1956年哪两个严重事件?

(3) 根据材料概括出东欧剧变的自身原因。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初三下册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课稿模板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初三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模板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范例  

标签:历史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