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一说课稿 > 历史说课稿

最新初一历史说课稿同步《北方的民族汇聚》

编辑:sx_yangk

2014-03-25

最新初一历史说课稿同步《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北方的民族汇聚》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22课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而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内迁的少数民族;了解北魏孝文帝的内容及影响;评价孝文帝改革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评价孝文帝孝文帝改革,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理解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认识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也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孝文帝改革

二、 说学情

学生已学习了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对民族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而且初一的学生思想活跃,乐于表现,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并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没有形成,而且由于受到固有的思维的影响,未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因此,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节课评价秦始皇的方法,在教师提供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三、 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读、讲、议、练”的综合教学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给以鼓励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四、 说学法

史料研习法:教师提供史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地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通过阅读图书或者上网的方式了解孝文帝的生平

依据:让学生对孝文帝和孝文帝改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历史材料的能力。

(二)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迁带来什么影响?

(2)北人南迁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方法缓解这种危机?

依据: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电脑展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课本P113—P114的内容,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 为什么会出现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2)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3)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哪里?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的时候,与中原汉族人民不仅会出现冲突的情况,还会出现民族汇聚,而且民族汇聚逐渐成为当时的历史潮流,为下一子目内容的学习提供背景。

依据:本内容是课文的小字部分,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和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推荐

 

《第三次科技革命》初一课程历史说课稿专题 

初一课程历史说课稿专题之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标签:历史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