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一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说课稿范例

编辑:sx_zhanglz

2016-10-13

为了保证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充实的学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监督孩子们的学习。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说课稿,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说教材

《三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文坛巨擘余秋雨曾对《三峡》作过高度的评价: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此语足见《三峡》的艺术价值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选文的思想性、审美情趣、文化内涵”是调整后教材的突出特点,结合本文写景精炼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⒊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作如下安排:

①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三峡的景色美以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②教学难点: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据此,本课拟以点拨法进行教学,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法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点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据此我设计了“整体感知——品析语言——拓展延伸”的教学过程,以点拨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采取合作探究式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找出答案

2.以教师点拨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①三峡风光的相关挂图

②课文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法、讨论法、自读法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随着教改的深入,我正力求打破传统,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张挂的三峡风光图片,谈谈自己对三峡的看法

依据:如此安排,既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为本节课创设了个良好的环境

2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同时梳理字词扫清障碍

3.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作品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同时梳理文章结构层次脉络,再通过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字音、节奏、重音和停顿然后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这一环节着重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理念,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研读课文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具体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细读课文,积累词汇

如:郦 阙 溯 巘属等等,同时把课后练习二的习题设计在字义的理解中这是基于《新课标》“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设计的,采用小组合作实施

第二步精读课文,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为文章划分层次可适当采取小组竞赛、抢答的方式,旨在变枯燥灌输为自主探索研究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步骤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实施,以求更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同时把课后练习一的习题设计在内容的理解中

第三部、合作探究,仔细研读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讨论明确:文章先写山,后写水第一段总写三峡的山,描述了峰高谷深的险要地势第2、3、4段写水,分别写三峡江水四季变化的不同奇景,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是怎样描写的?

讨论后明确:

(1)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

(2)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水:迅急、凶猛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婉凄清)

3、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5、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在一起?

明确:(1)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2)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渔者哀愁的心情

(3)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 ,秋季是水枯的时候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皆有“良多趣味”的盎然情趣

依据:这些问题的设置完全依据写作顺序层层深入递进,便于使学生把握住全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更好地理解全文,感受意蕴

第四步品读课文,体会意境;再度鉴赏,熟读成诵

1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鉴赏,体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如对句子“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品读和鉴赏,让学生体到三峡的清悠美等等

2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比较,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冬之景)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 在点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抓住三峡自然景物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应师作适时引导]同时体现了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的内涵的特点,重要的是在于为学生创设出三峡壮美秀丽的情境,通过对比拓展迁移思维,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学习重点及写作特色

第四步课文小结,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通过对三峡山水的具体描绘,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河山的情感,并由此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分类积累文言词语

2、思考课文

课文《三峡》所描写的自然风光已成历史,如今的三峡大坝工程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借鉴课文,抓住三峡工程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说课稿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推荐: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说课稿格式

标签:语文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