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就业压力一路飙升的今天,大学生早已不是昔日众星捧月般的天之骄子,继考级热、考研热之后,新一股的“考证热”俨然已经风靡大学校园。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些通用型证书,托福、雅思、公务员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类职业型证书也成为许多大学生追逐的热点。那么究竟考证热源于何处?考证又为何能够赢得大学生的青睐? |
又到了招聘季节。许多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又开始追捧各种证书。有人认为:“考证当然越多越好,以后工作会好找些。”也有人说:“反正大家都在考,自己不考岂不是落后了?而且证件是能力的象征,可以让人刮目相看。”但在一次人才交流会上,企业招聘人员却说:“证书其实没什么用。我们需要的是职员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据了解,大学生考证有两大类:一是与专业对口的考证,这类考证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进行,与学习相结合;另一类是面广量大的通用型考证,包括驾驶、秘书、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导游、营销师、房产经纪人等。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人均拥有证书的数量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这些证书不但包括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很多学生还拥有计算机C语言、计算机三级等水平认证和CPA(注册会计师)、CFA(注册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等职业资格认证。不少同学不是为了兴趣而考证,就业压力无疑是促使大学生考证的关键,“技多不压身”,在校大学生虽然尚未踏出校门,但“必须早做打算”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许多大学生希望多拿几张证书,能为求职增加些砝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一位多年从事人才服务工作的专家说,根据他的经验,实际上企业对求职者简历中的证书内容并不十分“感冒”。以证书品种最为丰富的IT业为例,持证者所学知识足以通过考试,但却可能无法应付工作。拥有证书只能够表明你熟悉程序员或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东西,如果你有工作经验,证书才显得很有价值。同样,不少企业也表示,他们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而非证书和学历。
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虽然顺应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现实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任何事情过了头就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校园的“考证热”,现在很多大学生用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却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获取各种证书。实际上,“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专家建议,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证书是必须的,是将来就业的通行证。但如果盲目地追逐“考证热”,看到哪个证书成新宠就去考哪个,那只会连累自己,影响自己专业的学习,影响以后更长时间的职场人生。
更多精彩内容:精品学习网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