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找工难”和“招工难”同时并存的现象———
目前又到了大学生们求职的高峰期,近期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边是手捧简历的大学生感叹工作难找,另一边是企业抱怨提供大量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找工难”和“招工难”同时并存的现象在IT行业尤显突出。而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这道难题,近来众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纷纷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学士后”培养机制,无论这些探索好与不好,它们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IT行业出现“找工难”和“招工难”同时并存的现象
谈及“招工难”的原因,某IT公司运营部门负责人张楠先生告诉笔者:“现在应聘者的学历已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我们更看重他们有没有实战经验,是否受过长期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我们需要即招即用的人才。”北京诺捷信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仲跻亮也表示,现在要找到令人满意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够,大学的培养体系和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不了解职业生涯的过程,不清楚个人之长与短,造成个人定位不准确,眼高手低,心浮气躁。乐成3G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常务副校长耿赛猛谈道:“我们学校有一千多家企业合作伙伴,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找我们要人,特别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岗位的待遇也很优厚,但即使如此仍旧招不满人,因为公司方面一般都要求学生到岗就可以直接开始工作,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们具备相当成熟的技能和经验,而实际情况与这个要求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纷纷探索“学士后”培养机制
如何填补IT行业巨大人才缺口和庞大的等待就业却“学无所用”的毕业生之间的鸿沟,正成为摆在学校教育与IT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各方人士想方设法,而“学士后”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已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体上看可以分成四种模式。而对于这些不同形式的探索,社会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见习”模式
2009年1月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委员孙狄提出了“设立‘学士后’‘硕士后’”的提案。提案中他建议借用“博士后”模式,在企业中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业进行见习,见习期以两年为上限。此阶段内毕业生与企业签订见习合同,不算被企业正式录用,因此也不必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毕业生见习阶段的生活费由企业发放,企业免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但需按实际发放的见习费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见习期间允许毕业生轮换企业。而在这方面上海海事大学已经率先进行了尝试,招聘毕业生组成“学士后”班,由企业出资让应届生带薪学习一年,成绩名列前80%的学员可搭上“就业直通车”直接进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