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明年将试水“三学期”制

2011-01-13

继中山大学之后,广东另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也将于明年试水“三学期”制,记者调查发现,高校热衷此改革,在于此举有利于与国际名校接轨,增加社会实践,学生也可在夏季学期出国游学。但多校推行的“三学期”制也引起学生的争议。

新规:

压缩寒暑假实行第三学期

华南理工大学从2012年9月起要试水“三学期”制。记者昨日获悉,与两学期制相比,“三学期”制的课时来源于对寒暑假的压缩,即将原有二学期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增设夏季学期。在时间分配上,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5周,秋季学期19周。学生注册仍然在第一和第二两学期开学注册,第三学期不再另行注册。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之间不间断。

新增的第三学期主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学内容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选修等选修课程;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附修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国内外名师、学科、行业、职业教育等讲座;师生境外学术交流、访学、国际交换生课程、境外名师课程等国际化教育;学科竞赛、就业等培训;研究生学术论坛;各类学生研究项目实施、社会实践等活动。

学校:

利学生实习学校交流

其实,华工的学期制改革并非是吃螃蟹之举。2004年,厦大、北大先后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随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5年前后,我国大学出现了第一次学期制改革热潮。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三学期”制,之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推出“四学期”制。

为什么要改革传统的二学期制?中大副校长陈春声指出,根据教育部规定,文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占总学时的15%,而理科学生则需要达到25%。但按目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拥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北大教务处负责人认为,在现代教学环境下,二学期制弊端日益明显,如课程节奏慢、教学科研效率低、辅修和双学位制难以有效推行等,使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实现共享。 华工副校长邱学青向媒体指出,“三学期制”有利于与境外一流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办学,进一步推行全面学分制,更有利于教师合理兼顾教学与科研。“国外院校每年都会安排学生游学,游学的时间就在第三学期”。新学期制施行后,对老师也是个“解放”。

学生:

学期短不利复习实习

但大学生们对于已经试行的“多学期”制却颇有微辞。不少学生认为复习时间的缩短影响了复习效果。以中大为例,在考试周,学生普遍1天完成1门考试,更有学生3天内完成5门考试。“考试太密集,很容易让人吃不消。”有中大学生说。

政策尚未实施,但华工学生已喜忧参半。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暑期将减少,对外地的学生来说,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太短了。另外,夏季学期5周的实习时间太仓促,“很多单位也不会愿意接收这种超短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