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这是1月各大论坛上一则名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万言长帖所提出的尖锐问题。
发帖人“小吴”(化名),五年前怀抱理想考入武汉某全国重点高校,攻读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到头来却惊讶地发现校园里“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抢项目”。在校期间,他曾辞去分团委副书记一职,也觉得对于自己的理想来说,在大学“做学问”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由此他感慨道,“我们的大学怎么了?”并希望自己的呐喊能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和反思。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最大的价值就是从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角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的抨击与反思我们未必都能接受,但其所描述的高校现状则值得我们深思。
当下中国,权力宰制社会的逻辑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同时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勃兴,金钱法则的威力日益凸现。帖子中所提到的种种乱象,不过是这种“权力与金钱支配逻辑”病灶的表征罢了。
下列不免让人“蛋痛”的事实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1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11年开始实施的、由大学承担的63个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首席科学家由现任大学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校级行政人员出任的共16项,由现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及相同岗位人士担任的共22项。也就是说,在高校承担的2011年973项目中,六成由校长、院长等学校掌握权力的行政官员领衔。
这并非孤例,类似事实还有不少。例如统计2010年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不难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九成,不带任何“长”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而在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管理人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是带“长”的人物。
这样的比率,既“一脉相承”又“绵延不绝”,如何能让多数教师淡定、从容地教书育人、潜心科研?这些惊人的数字说明“权钱法则”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而教育科研领域的“官本位”甚至比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抵制上述支配逻辑,走出困境的真正出路就在于通过大学自治,重建师生共同体(community),回归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具体定位。在共同体内部,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正当理由共同探求知识,这对大学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共同体,一个大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是无法简单移植的,只能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来培育。
正如1993年美国约翰逊基金会出版的一份高等教育报告所强调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如果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民族;没有世代相传的市民社会的根本价值观,任何民族都不能成为组织良好的民族;没有将教育青年一代放在首位的机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维持繁荣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