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中国高校以“华约”(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的简称)“北约”(以北京大学为首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的简称)结盟争夺考生,是好事或坏事?在我看来,好坏的评价标准有两个,一看他们争“什么人”?二看他们“怎么”争?但综合目前种种因素看,似乎还是以争夺各级“高考状元”为最高目标,以及考录不分,甚至以考代录的争夺方式,本人对此颇不以为然。
美国高校招生也有或明或暗、似松似紧的联盟。我曾作为家长参加过以哈佛大学为首,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乔治敦大学和杜克大学四校举办的联合招生会。据曾任常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大学招办副主任米歇尔透露:常春藤联盟用同一个“计算公式”来换算申请者的学业指数。可见,结盟与否不是问题,竞争也可以是好事,关键是招“什么人”?“怎么招”?
“神秘”录取计算公式
本人近日有本关于美国大学录取制度的著作在国内出版。出版社原拟书名为《“高考”在美国》(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 America),但我改为College Admissions in America,即《美国高校招生》,以说明在美国,“考”和“录”是不同的,“高考”并不能代表大学招生,一个“考”字和一个“录”字,泄露了中美教育理念不同之“天机”。
在中国人眼里:“考”就是“录”,“考录”不分;甚至以“考”代“录”。考好了,就录取了;考分即录取标准。如果“华约”和“北约”之争,仍是“考录”一体,以“考”代“录”,那是换汤不换药。不同之处,不过是把“单打独斗”变为“群殴”罢了。
美国高校招生也有考试,最重要的参考考试成绩是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但只有SAT成绩远远不能决定一个高中毕业生能上哪所大学。1996年,哈佛大学就曾把165个SAT满分的“高考状元”拒之门外。原因就在于,美国高校认为,只以考分为唯一标准,是只认干巴巴的分,不认活生生的人。而以哈佛为首的世界一流大学甄别人才的标准则是“三合一”:高考成绩 + 高中成绩 + 综合素质。
相比起能决定国内高中生命运的高考成绩,对美国高中生来说,高中平时成绩也非常重要,堪比头上的“紧箍咒”,老师更是念念不忘:考试算分、作业算分、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甚至出勤都算分。
美国高中分快、慢班,荣誉班。许多高中在高三高四开AP(Advanced Placement)课,即在高中上大学课程。通过全国统考后,许多大学会把AP课换算成大学学分。选AP课,在计算排名或总分时,可额外加分。
“高考”成绩,虽然也能表现学生平时的积累,但常常也取决于考生数小时内的身心状态。而平时成绩能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如知识结构、学业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这些基本信息不可能在一次考试中反映出来。
美国大学认为:SAT只考四小时,高中却读四年;四小时考的是一时,四年看的是一贯;四小时有偶然性,四年反映了必然性;四小时主要考智商,四年则看情商多于智商;四小时考速度,四年看深度;四小时看临场发挥,四年讲持之以恒……
在中国,高考考三天,高中读三年,也有建议说中国也应该把高中成绩作为录取的考量因素。然而,美国的高中:3 + 1 = 4年,所加的一年,用于申请大学;而中国的高中:3 - 1 = 2年,所减的一年,用来准备高考。尽管如此,考量高中成绩总比忽略好。在美国,大学越好越重视高中成绩,常春藤联盟使用的“神秘计算公式”即:高考成绩 + 高中成绩 = 学业指数。当然,不是简单相加,而有个较复杂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