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进入大学与工作不再冒尖

2010-11-05

SMG《七分之一》2009年6月28日播出:2009年发表《中国高考"状元"调查》,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

最近几天,2009年各省市的文、理科高考状元纷纷出炉,他们的照片,被各大网站刊登在醒目位置,点击率迅速增加。而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同样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份由中国校友会网高校评价课题组公布的报告,通过对历届高考状元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考生们来说非常有现实意义。

【采访】

课题组首席专家 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发高考成绩了,孩子们也都心里很忐忑,您对他们的建议是什么?希望他们还是在填志愿的时候还是从兴趣出发,从自己的特长出发,然后确当(是否恰当?)地去选择一些专业,这个是他们最重要的

【人物身份标版】

蔡言厚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授

中国大学评价咨询专家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 学术主任

近年来,陆续发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

2009年发表《中国高考"状元"调查》

【解说】

这份100多页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是蔡言厚带领课题组历时三年多,搜集了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所有省市直辖市历届高考状元共1000多人的资料,对他们就读高校和专业、男女比例、后来的职业状况、社会影响,都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采访】

课题组首席专家 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他们有过人之处吗?一般来讲这些是可以的,勤奋智商等可能都好。情商可能要欠缺一些,智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解说】

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这些历年高考状元后来个人发展的跟踪。目前他们中的约40%在海外继续进修或工作,在国内的职业领域主要为学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取得突出成就、成为行业顶级人才的不多。蔡言厚教授坦言,这并不意味着高考状元在职场上不成功,只是和社会对他们过高的期望相比,落差较大。

【采访】

课题组首席专家 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这些高考状元当他们进入职场之后,并没有像人们预期得那样出色,这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吗?这个高考状元仅仅是在你中学阶段学的的这种知识,你的阶段性是不错,仅仅这个不错,后面的路很长

【解说】

调查显示,历年高考状元中的70%进入了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最知名学府,但在大学就读期间,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同学明显的差异性,甚至还有人完全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最典型的是2005年南充市的高考状元张非,他在2003年和2005年分别以高分考上北大和清华,但两次因迷恋网络、多门学科不及格,被学校退学。

【采访张非】原来自己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参加高考,到进了大学之后那种目标就失去了。//就觉得很多事情没有意义,//所以感觉到很迷茫。

蔡言厚教授认为,调查报告中的很多数据,真实反映出了目前高考制度背后的一些问题。高考可以挑选出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但分数与学生素质、能力之间并不严格对应。比如说,调查显示,自2002年以来,除了2003年一年以外,每年女性状元所占比例,都超过了60%。

【采访】

课题组首席专家 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反过来了,女高考状元占的比例高一些。 3640 为什么近几年来会有这样一个转变呢?女的应试教育对她可能更有利/应试教育因为你的记忆能力比较强一些,男人一般记忆力都比女的差一些

【解说】

而今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达蔡言厚说,其实男性在思维创新方面更具备优势,但他们反而在高考中处于劣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行应试教育体制,更重视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创新。

【采访】

课题组首席专家 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 看来它(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所以我们现在老是讲,我们国家诺贝尔奖得不到,还有我们创新的成果不多,可能都与这个应试教育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