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大学生没人逃课 学生都踏实实在

2010-12-10

采访嘉宾:王极盛

1937年10月生,辽宁省丹东市人。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著名高考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心理研究会副主任,全国自学研究会筹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创造力研究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是一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高考问题研究权威,公认为中国高考心理指导第一人。

特点:学生都踏实实在

记者:您能回忆一下,那个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王极盛:那一代学生比较踏实、实在,基础知识好、诚信,没有忽悠你的。勤勤恳恳。现在的学生创新精神强,适应性强,有个性,但是不踏实,甚至急功近利。

而且现在的学生爱情观、家庭观都没有建立,不严肃。这前面都得加一个词,就是“有的”。50年代的时候说他有生活问题,这一辈子就完了,比你偷东西、抢东西都恶劣,那是比天还大的事。现在生活问题、一夜情,谁管谁啊。

那个时候,北大的学术气氛很浓厚。北大图书馆仅次于中国最大的北京图书馆(现改名为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据说当时藏书200万册。我们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也占座。

北大有几个抢座的地方。有一个最大的图书馆,本部的,另外在文史楼,楼上有一个阅览室,这也是抢座的地方,还有现在东门旁边的一个平房,也是一个阅览室,这都是抢座的地方。北大学生都是抢座的,反映当时学生学习的热潮。

记者:那个时候有“翘课”的学生吗?

王极盛:我说北大没有逃课的,那是精神的海洋,去了一心一意地念书,哪有逃课的。

生活:一个月12元生活费

记者:您还记得自己一个月多少钱生活费吗?

王极盛:12块钱,32斤粮票。 12块钱是相当好的。普通老百姓,12块钱是相当好的。我爱人她们家兄弟姊妹七个,加上父母九个人,工资很高,不到一百块钱,生活得非常好。那时候是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孩子吃的好,什么都好,邻居都很羡慕。

我是1957年9月5号从丹东(我是丹东市考上北大唯一一个)过来,我都是一个人过来,到了北京站,北京大学有接站的,到了学校,夜里很晚了,晚上住在北大哲学楼一楼东面靠南一个小教室,能装十来个人,铺着稻草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饭,有米粥、馒头、鸡蛋。当时想,这不跟过年一样,太丰盛了。当时学生伙食是不错的,北大学生在食堂吃饭都是站着吃,没有凳子。32斤粮票是粗细搭配的。但我印象,1959年以前,细粮多。1959年,三年困难时期。一律是窝窝头,咸菜疙瘩,吃不上酱油,相当困难。

虽然困难,但是我们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困难,一心用在学习上,上北大求学,价值观不一样,当时北大主流价值观是求学习、求发展,不是讲究吃、讲究穿。所以困难也没有感觉到,但是相当困难。

恋爱:情侣不敢拉手

主持人:那时候学校有没有人谈恋爱?

王极盛:有人谈恋爱。那时候谈恋爱不能拉手的。学校不赞成也不反对。后来有规定,不能谈恋爱,谈恋爱就开除学籍。但是谈恋爱,你能抓着吗?我两个在一起就是谈恋爱吗?但是有一件事不行,如果女生怀孕了就要开除。

我就认识一个人,她因校园恋情怀孕受到严肃的学籍处理。没有开除,但是也记过了。现在的情况是是中国人权的进步,现在大学生谈恋爱理所当然的,而且还允许生孩子,生孩子有产假保护。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反映,是中国人权的进步,但是我不主张。凡是高三谈恋爱的人,我在北京调查,98%以上考大学不在一个地方,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别的地方。不仅是这样,博士也好,硕士也好,到美国去,不在一个地方,很快就分开了。其实,大学生应该守住道德底线,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更多精彩内容:精品学习网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