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5-20
5月19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隆重举行智能机器人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研讨会。
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信部车联信息服务产业联盟、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汽集团、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英伟达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北京联合大学领导、智能车团队和机器人团队教师、“德毅”实验班学生、智能车班研究生等近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在大会第一阶段机器人学院成立仪式上,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付晨光宣读了关于成立机器人学院的通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受聘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卢振洋为李德毅院士颁发了聘任证书。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卢振洋、北京市教委委员黄侃、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在会上分别致辞。
北京市教委委员黄侃和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共同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揭牌。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鲍泓分别为特聘教授戴琼海和客座教授李翊颁发了聘任证书。
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分别与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北汽福田研究院、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英伟达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聘任李德毅院士为首席科学家。
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董事长庄敏受聘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连城为其颁发聘任证书。
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设立1000 万元的“保千里教育成长基金”,并举行教育成长基金赠送仪式,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连城接受赠送。
庄敏代表合作办学企业讲话。
李德毅院士为机器人学院捐赠了书籍和教具,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成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在大会第二阶段的智能机器人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鲍泓教授做了《“智行合一,深学笃用”——机器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综合改革》的报告;清华大学戴琼海教授做了《智能机器人发展展望》的报告;李德毅院士做了《人工智能在奔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在大会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与合作交流中,北京联合大学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智能电动巡逻车(低速),“德毅”机器人实验班师生的机器人成果在北四环校区海棠广场进行了展示。
当天,乌克兰代表团到北京联合大学访问交流,就人工智能领域合作进行了洽谈。
背景材料:
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以面向未来先进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系统等智能制造应用领域,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使命。其前身是2015年9月成立的以特聘教授、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命名的“德毅”机器人校级实验班。在此基础上,北京联合大学率先在中国高校成立机器人学院,研究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学科设置、试验平台、成果转化的策略和方法,致力于培养面向先进机器人、智能汽车及无人系统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李德毅院士提出“用科研任务带动学科的教育改革”理念。机器人学院将垂直分隔的学科划分转变为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采取科学任务带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能力导向和科研问题解决导向,实施科研训练、应用创新的递进式教学过程,注重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结合、全程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国际视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秉持校企共同探索、实现融合创新的理念,加强多学科多领域交流,在融合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在合力攻关中实现技术突破,争取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优势,推动我校成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重点建设单位,打造国内首批机器人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实行“系、所合一”,以保证“产学研”紧密结合和“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落实。目前学院设有轮式机器人系、特种机器人系和无人机系三个系(所),并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紧密合作,与北汽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北京事业部)、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就业平台。学院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激活教师们的科研要素,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教师的绩效融为一体。
学院拥有一支由专任骨干教师及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包括李德毅院士智能车团队骨干教师,学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科点导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名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保千里视像科技公司等企业专家。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从事智能电动汽车驾驶关键技术研究的学校,北京联合大学智能车团队目前正深度研发驾驶脑等智能技术。
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高考资讯栏目。
标签:北京高考资讯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