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地理示意图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5-22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地理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规律,也可以称为地理模式图。这类题型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形式多样。最主要的有: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日照图、显示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示意图、地理事物形成过程图、地理统计图等。

技巧1、地形剖面图

对于地形剖面图首先要确定剖面线,然后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还要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反映。

例1、下面地形剖面图(图b)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a)中的哪条剖面线画出来的?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A、AB    B、CD    C、EF    D、GH

拿到这一题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作地形剖面图,(先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确定适宜的比例尺,画纵坐标;然后量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交各点距离,并平移到坐标图上,再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名点)但这样做需要画出四幅剖面图,并且这四幅剖面图比较相似很难判断。其实我们要本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可以先观察b图,剖面图经过两个山峰,在图a中可以排除EF线,再观察剖面图中的关键点:起点在200米以下,在图a中只有AB线中的A点在200米以下,而CD线和GH线的起点C、G都在200米到400米之间所以排除,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还可以再验证一下,AB线的两个山顶都在600米以上,结束点在600米等高线附近,中间最低点在200米以下,且两条200米之间的距离较大,剖面图正是根据AB线画出来的。

技巧2、等值线图

等值线是将教材大幅的文字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内在规律等以图象系统表达,既科学严谨,又简明扼要,等值线图主要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年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等。

例2:下面是3条地理等值线图,假设①>②>③: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1.假设上图为等高线图,则MN为山谷(集水线),PQ为山脊(分水岭)。图中的河流在MN处。

2.假设上图为等压线图,则MN为低压槽(槽线),多为降雨天气,PQ为高压脊(脊线),多为晴朗天气。

3.假设上图为海陆间等温线图,7月份时,MN为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北)凸出;PQ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南)凸出。1月份与此相反

4.假设上图为等降水量图,则A点比B、C点降水量小,若②线为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在我国东部大致与秦岭――准河一线相当

5.假设此图为海水等盐度曲线图,A点与C点相比,C盐度较高,一般情况下,两地表层海水产生密度流,由A流向C

6.假设此图为等地(岩)层年龄线图,则A岩层较新,两翼BC较老,为向斜构造,在地形上向斜成谷,但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往往形成山岭。

一句话:由低值向高值弯(如上图A处由N向M弯)说明该处(如上图A处)值(如海拔、气压、温度、降水、盐度、岩层年龄等等)较低(或小、少等);反之亦然。

(链接:高考地理备考基础(四)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

例3:如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图,读图回到:

高考地理备考基础(四)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

1.E点的地理坐标为(   )

A.(70°E,80°N)   B.(70°E,80°S)   C.(110°W,80°N)    D.(110°W,80°S).

2.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

3.③地与①地的经度差是    30°(大于或小于)

4.若②④地有一直杆,其影子朝向           .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经度70°E ,纬度10°N ,E点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相差90°,纬度也相差90°,所以E点的纬度为80°N,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有极昼现象.此图中北极点在E点以南,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③地和①地的经度差大于两点的太阳高度差.此时太阳在④地的西南天空,所以物体的影子应指向东北.(答案:1.C 2.D 3.大于 4.东北.)

技巧3、日照图

日照图是在经纬网图的基础上,添加太阳光或者晨昏线以表示地面光照情况的示意图,这类图形简明扼要,但变化复杂,这类示意图一般要求判读南北半球、求相关的经纬度数,计算地方时,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时还要求讨论两条日界线的问题。

例4:读图回答:(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1.此图以_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2.乙在丁的_________方向,丁在丙的_________方向。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B点的昼长比A点(长、短)_________小时。

?4.乙为_________点钟,丙为_________点钟,B点日出是_________点钟,B点日落是_________点钟。

?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知,此为南半球光照图,图中心点为南极点。再由晨昏线可以判知,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故这一天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12月22日,因而地处南回归线上的C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从昼夜长短来看,南半球皆为昼长夜短,且越往高纬方向,昼越长,由此可判断处于同一纬线上的B点和丁点昼最长,根据晨昏圈分纬线的长度比例,可知B点昼弧长度占一日的3/4,因而昼长为18小时,而且处于同一纬线上的各地的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所以B、丁两点各自皆是3时日出,21时日落。对于方向的判断,容易出错的是东西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至于地方时的计算,可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时刻早,西面的地方时刻晚这一规律就可以推知了。(参考答案:1.南极 12月22日 2.西北西南 3.C B 长6小时 4.12 18 3 21)

技巧4、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示意图的阅读

地理示意图中有一种是用文字框图和线条箭头构成的示意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地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阅读这类示意图,关键是要读出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

例5、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那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生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而造成了现在一片荒山秃岭,水土严重流失。据此变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属性上看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黄土高原的现状说明了森林和草原植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有                                                          。

(2)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在近几百年来不断恶化,说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             的观点和             、               的观点。

(3)下图表示发生在这地区某些地方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引起的相互关联现象,图中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人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入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本题通过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描述,说明了人类在开发利用陆地自然资源时要有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要注意资源的保护,按自然规律办事。本题目通过对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自然和贫困的关系说明了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的原因。解答本题的第三问应该以“贫困”之果和“人口增加”之果、“环境退化”之因为切入口来进行推导,人口增加势必造成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降低,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等后果。

在解这类示意图时,要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然后根据用图中的符号,如箭头指向以及箭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包括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

( 参考答案:(1)可再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因地制宜  整体的  综合的  (3)依次为:i或j  a或b  e或f    j或i  c或d  g或h  b或a  d或c  h或g  f或e。)

技巧5、地理统计图

地理统计图,是将相关的地理事物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总结地理事物内部的联系,常见的地理统计图包括曲线图、柱状图、结构图等等,在读地理统计图的时候首先要认清图名和图例,读准纵横坐标或者图例所表示的含义,这是做题的关键,然后再分析图表的变化趋势,从而找到规律。

例6:(2004年上海卷)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8分)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二:地理示意图解题技巧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在解这一题的时候,细读三幅图的图名,从图名中我们能大体了解这一幅图要说明的问题,再读纵横坐标的含义,分析图表内方柱的高矮,分析此图表示的含义。图一是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其纵坐标是海拔高度,横坐标是人口分布状况,所以从图中可以分析该图所表示的含义是世界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然后再细读图中的数据,近6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或盆地地区。图二表示的是世界49.9%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度到40度的中低纬地区。图三表示世界人口多分布在距海洋200千米范围之内。只要读懂了各图的含义题目就很容易理解了。

(参考答案: 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 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5.ACEH  )

近年来高考示意图的考查越来越多样化,样式越来越新颖、各种示意图相互结合,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但只要能够掌握一些基本图像的判读方法,再加上认真仔细的分析,也应该能顺利解题。

相关推荐: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选择题技巧  

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