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预测 > 高考文综预测

高考考前文综历史预测试题(有答案)

编辑:

2016-05-23

35.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军”在第二年最具影响的战略行动是

A.初步粉碎敌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转入战略大反攻

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第Ⅱ卷  (非选择题160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施行庶政,裁决舆论,仍自朝廷主之。民间集会结社,暨一切言论著作,莫不有法律为之范围,各国从无以破坏纲纪干犯名义为立宪者。

要不外乎行政之权在官吏,建言之权在议员,而大经大法,上以之执行罔越,下以之遵奉弗违。

——(《清德宗实录》,卷583,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丁未。卷593。光绪三十四年六月戊寅。)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于君主立宪的基本认识(8分)

材料二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

十、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涉分歧。

——《钦定宪法大纲》

(2)《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皇帝的哪些权利?(10分)

材料三 庚子赔款“遍摊于十八行省,民间已喷有烦言。近则新政所需,无不用其摊派,计臣但知提拨,不问款项之何来,疆吏无计搜罗,且复刻剥以塞责。”

“至添设巡警,建立学堂,提倡农工,振兴商务,仍责令地方自筹,贤者太息咨嗟,束手无策,不肖者借端苛敛,扰累无穷。”

“搜括新法,愈出愈奇,征赌不已,变而征娼”,“若欲于敲肤吸髓之余,更媒巧敛之术,鸟穷则啄,兽穷则攫,民不聊生,如水斯决。”

——《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207页,第438—489页,第432页

(3)材料三,结合所学清末宪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7分)

材料四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邓小平一九八六年九月三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的谈话

如何突破既得利益格局、凝聚社会共识,使中国改革涉过深水区,步入光明前途,仍然必须回到邓小平的改革范式:面向世界,相信民众。而在当前条件下,改革的突破口在于,鉴于基本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均等和社会发育不足、社会自组织的能力太弱的困局,把社会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先导。不难看出,这些改革无一不是在呼应着民众的权利诉求,也无一不是在沿着先进国家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重温“南方谈话”,为当下改革提供镜鉴》《南方都市报》

(4)综合考察清末新政,结合材料四综合评述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12分)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

(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和你的认识。(4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严重的饥荒,农民纷纷破产。而在陆军、海军中服役的士兵中有2/3是被强征来的农民。农村破产的消息传到军队,被长期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这时又为家里人被夺走土地和耕牛的消息所激怒的士兵拒绝进攻,甚至成群结队带着武器开小差回家。他们提出重新分配皇室土地、国有土地和大庄园,  通过实行耕者有其田来摆脱困境。也就是说,农民要求土地。

——《苏共亡党十年祭》

材料二 尽管十月革命初期布尔什维克由于缺乏经验而犯了一些错误,但作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一旦发现错误,就坚决予以纠正。最有名的就是他用新经济政策取代军事共产主义,为苏俄经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8年3,月到1922年底的四年零九个月时间内,列宁在莫斯科一地就演讲了250次。当那些衣衫褴褛、面色苍白的工人们看到自己最敬爱的领袖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亲自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所有的饥饿和劳累都忘记了。

——《苏共亡党十年祭》

材料三 最后一次视察农村,却是在确立领导地位前的1928年1月,当时是到西伯利亚了解粮食收购情况。此后25年他主要靠听汇报作指示,这就使得他很难听到群众的呼声,作出的指示难免脱离农村实际。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搞全盘集体化和消灭富农,表面上看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但这时所谓的富农,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农村新出现的富裕农民阶层。

——《苏共亡党十年祭》

材料四 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曾经这样描述过匈牙利党内的“一言堂”现象:“党的生活有一段时间得了一种绝症,参加党的活动就像在办得不好的天主教堂里做礼拜那样。大家集合在一起,然后一个主教式的人站起来,说一通他需要说的话,其他的人虔诚地倾听,

听完就回家。”

——《苏共亡党十年祭》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曼诺夫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作风根源是什么?(2分)

(3)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的危害是什么?(4分)依据材料,斯大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错误认识?(2分)

(4)依据材料四,谈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制度根源。(3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玉(吴佩孚的字)如以诚相见,我可接谈,惜子玉事事骗人,即如所说,恐人亦不尽信。吴子玉一骗王占元,再骗赵恒惕,三骗鄂省人民,今加兵岳州,进兵川陕,俨然与西南为敌,我不打他谁打他。鄂人逐王占元乃鄂人天职,与吴佩孚何涉?既不助王占元,又不助鄂人,反从中窃取地位权利,此种人说话毫无信义,叫我如何能信?

——孙中山

材料二 (五四运动期间)吴佩孚直接通电大总统徐世昌:“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并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当北洋政府对爱国学生进行大肆逮捕时,他认为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之时,这些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民族前仆后继,“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让大总统释放学生,否则众怒难犯。

——依据网上资料整理

材料三  从费禄纳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可以看出,在他眼中吴佩孚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袖,“直系首脑中最杰出的是吴佩孚……他的行动是一个真正爱国者的行动,他是为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个人利益而工作的……他显然极为民主,他的士兵对他既非常尊敬,又十分爱戴”。 这个有着“一嘴短短的红胡子,长脸高额,鼻相很好”的直系军阀被当着“中国最强者”,于1924年9月8日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是时,吴佩孚掌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依据网上资料整理

材料四 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起当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董必武

(1)四则材料评价吴佩孚有何不同?(8分)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原则方法?(7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