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教育热评:地方名校成为教育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

编辑:sx_zhaoll

2013-12-03

【摘要】: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最新整理搜集了关于“教育热评:地方名校成为教育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的内容,一定是各位最需要的,请大家览阅!

一些地方名校,事实上成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自己的子女,加上种种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的关系生,占了生源的相当一部分,均衡教育资源,面临着既得利益凝成的强大阻力。

赶上孩子升学的年头,哪个家长不焦虑,尤其是那些必须考虑择校的家长,更是焦虑难耐,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一些地方学校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逼着你不得不考虑择校。一个地方的中小学可能有几十上百所,但大家拼了命往里挤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所好学校。有的好学校单从硬件来说,别说在中国,就是和发达国家比也相当领先,而多数一般学校,虽然办学条件也都能“达标”,但事实上和明星学校差距甚大。区域差距更大,比如现在有的城市中小学已经开始搞三十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但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地方,往往一个班六七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超级班也不鲜见;更有甚者,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的中小学堪比欧美,但城乡接合部的打工子弟学校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找不到,常因“不达标”被撵得鸡飞狗跳,无处藏身。农民工子弟们和红墙下“荡起双桨”的同龄孩子比,简直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令人忧心的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是努力缩小差距,而是在有意无意地扩大差距,制造新的不公。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把名校做大的冲动,比如重点支持名校扩张建分校,一些中学尤其是高中,招生规模动不动就上万人,结果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向少数学校集中,其他同类学校只能沦为二流三流,成为“差生”的聚集地,极大地增加了弱势学校的办学和管理难度,严重破坏了基础教育生态。这种现象在各地都相当普遍,有的地方就连一些优质小学,也纷纷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分校,甚至扩张到了外地。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来说,只有把每所学校都办好,才是推进教育公正的正路,这种做大名校的发展思路,是在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一种亟须矫正的畸形教育政绩观。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但既得利益固化则是直接的现实原因。一位长期关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告诉我,一些地方的名校,事实上成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自己的子女,加上种种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的关系生,占了生源的相当一部分,均衡教育资源,面临着既得利益凝成的强大阻力。这种既得利益如果不尽快打破,长此以往将尾大不掉,不但直接阻碍教育改革,还有可能成为衍生其他矛盾的诱因,北京、上海等地因教育不公问题引发的民间情绪对抗,已经在释放令人不安的信号,这对我们是一个警醒。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办学校标准化、校长教师轮岗、取消重点中学重点班等改革举措,确实是找准了病根,如果能切实推进,将逐步缓解教育不公催生的社会焦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推动教育公正的具体办法,比如打破教师“一校所有制”,建立“县管校用”的硬约束制度,在城乡大格局中统筹分配教师资源等。深信,只要上下合力勇于改革,办法总比问题多。

从现在开始,推进教育公平应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导向性指标,应该把这个导向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细节中,比如领导视察,今后应更多关注到贫困地区和城市的薄弱学校,不能总是关照城市里的超级名校,人大附中这样的名校办得再好,也代表不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现状。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热评:地方名校成为教育部和其他强势部门的自留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高考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小编推荐:

吉林省2014年“自强计划”报考细则

“自强计划”看似公平的计划其实并不公平

标签:高考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