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3-11
新课程化学实验试题履行“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试题以教材实验为原型,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创新能力。试题大量以流程图、数据、图表、关系曲线和文字表述等方式呈现信息,符合考纲中提出的考查考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进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现将最近两年化学新课程实验题的特点及复习策略总结如下。
1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1.1 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例1】(2010上海卷27题)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是: 。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解析:本题以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物质的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知识。(1)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步;(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4)根据操作过程,碳酸后溶液中主要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
NH4++OH-
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w(Na2CO3)= 84(m1-m2)/31 m1 。
答案如下:(1)Ca(OH)2或CaO;Na2CO3;
(2)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4++OH-
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w(Na2CO3)= 84(m1-m2)/31 m1。
1.2 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例2】(2010年大纲全国I理综卷29题)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
管及尾气处理不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
(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
仪器符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用
A
石灰石、稀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解析:本题属于实验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组装,装置图的绘制,试剂的合理选择,装置的改进及评价,物质的检验等。本题与一般的物质制备思路是一致的,思路是先制备CO2,再净化除杂,干燥,接着再与C在高温下反应制CO,再除去未反应完的CO2,我们这里只需要画装置简图即可。解答实验问题时,只要首先理清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从实验的安全性、科学性和简约性入手进行分析,后面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答案如下:
(2)
仪器标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用
A
石灰石、稀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
浓硫酸
干燥CO2气体
D
木炭
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
E
澄清石灰水
吸收未反应的CO2
(3) 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
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
(4)在(1)中的E装置后再依次连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E)、澄清石灰水(F)、浓硫酸(G)的洗气瓶和盛有氧化铜粉末的反应管(H),进行该反应,若H在加热后黑色固体变红色则证明生成了CO(或者:在E的气体导出管口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1.3 以“实验设计探究”为题材,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实验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例3】(2010年福建卷25题)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
外还可能含有
。若要确认其中的
,应先用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
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
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
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
,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
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除可用测量
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放性较强。主要考查了: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S与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②提纯除杂方法及除杂提纯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知识。③设计实验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1)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2价亚铁离子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价铁离子,选择a会造成干扰,选c会造成两种沉淀,受氢氧化铁颜色的影响无法辨别
(3)A除去
,B可以检验A中是否完全除去
(4)(4)C+2H2SO4(浓)
CO2↑+2SO2↑+2H2O
(5)Q为
,它与二氧化硫一样都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浑浊,选择a或b受二氧化硫的影响无法判断Q的存在;选择d,Q被碱石灰吸收。
(6)氢气还原氧化铜会生成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
(7)中学阶段的质量称量选择托盘天平,分度值0.1g,无法精确称量出差量。
答案如下:
(1)铁钉表面被钝化
(2)① d ②66.7%
(3)检验SO2是否除尽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5)c
(6)D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自由变蓝
(7)否,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D或E的差量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D或E的差量
1.4 以“实验探究”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数据理能力和绘图能力。
【例4】(2009年安徽卷28题)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 ,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298
3
6.0
0.30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
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
298
10
6.0
0.3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反应速率:v(p-CP)= 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 的角度分析原因: 。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10时, 。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
解析:本题源自教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是一种新型探究题,本题明确给出了“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且“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论与解释”和“思考与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充满了无穷魅力。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单因素实验设计、速率的计算、pH的应用、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该类试题特点:综合性较强,多与化学平衡相结合。通过对实验方案的甄别、单因子变量设计、定性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等方式,强化实验能力考查,要求学生具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能够迅速提取到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答案如下:(1)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298
3
6.0
0.30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
反应速率的影响
313
3
6.0
0.30
③
探究酸度对降解
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
(2)v(p-CP)= 8×10-6 mol·L-1·s-1
(3)H2O2 温度高时不稳定,故虽然高温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就会导致H2O2分解,没了反应物,速率自然会减小。
(4)pH=10时,浓度不变,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为0,化学反应停止。
(5)调节pH=10即可。
2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2.1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
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2.2 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条件许可的话,尽可能地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一些定量实验,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2.3 重视实验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综合题主要以探究实验为主,探究实验题是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最大特色,侧重考查学生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利于真正参与了实验探究的学生,有较好的导向性。因此,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探究,强化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步骤(尤其是画出实验方案框图)、描述现象和结论等各个实验环节,还要能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验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假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尤其要强调探究实验设计中的四原则:科学性的原则、对照性的原则、等量性的原则、控制变量原则。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数据处理和绘图能力。
2.4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高考化学新课程实验题的特点及复习策略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广东高考化学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广东高考化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