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m
2016-06-04
高考要想取得成功,我以为仅有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考试,进一步学会考试,以下为大家带来高考心理素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考试心理是在考试活动中,主试者与被试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考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高中学生考试心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适时磨炼和塑造中学生的心理机制。
一个健康的人,他的心理首先应当是健康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我认为健康的应试心理应当是积极向上、务实求效的心态,是一种豁达自信、乐观愉悦的心态,是一种全面理智、处变不惊的心态,一种正确认识、理解、处理外界事物的心态,也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能力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聪明不唯智商高。”它的意思是说人不能只看智商,如果会调适心态,无论在何种场合,多么复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那么这种人才可称作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应试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正视自我,敢于超越自我,心理素质相对来说就高。良好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推动作用,对思维活动起促进作用。据我国高考心理研究第一人、著名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极盛教授对来自清华、北大的72位高考状元的调查研究后认为,考前心态和考场心态的好坏,成绩可相差60分,也就是说正常发挥和失常,可以相差至少120分;另据一项调查材料反映,高考期间16.8%的考生有头晕感觉,25.4%的考生有心理障碍,考前坐立不安的占50%以上;在备考复习阶段,76.6%的考生感到疲乏,64%的考生感到焦虑,36%的考生感到厌倦,10%的考生感到害怕;学生一旦压力超过承受极限,减压不及时,就可能因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考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竞技状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平时就要特别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塑造心理品质。考前如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呢?
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这与他品格修养关系密切,坦然地面对生活,把崇高的理想追求与平凡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把奋斗目标与个人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这是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根本。应该认识到:“高考”固然是一条“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题名”的人确实是光荣的,但“榜未题名”的人也并非就是“不光荣”的。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你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确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就一定能有所作为。这样的心理素质就能正确处理好高考与学习的关系。
二、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向自己的弱点或极限挑战,把目前遇到的许多困难甚至失败当作挫折训练,尝试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保持旺盛斗志,将会使自己充满信心,不惧怕任何困难,从而形成坚强的心理素质。高考作为人生第一次重大挑战,它的确需要这样一种心理品质,并努力培养这样的心理品质。
三、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境。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要坚持身体锻炼,就会精力充沛,保持心理健康。生活中许多精神紧张、情绪压抑者,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充满活力,信心倍增,因活动使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四、学会自我调适心理。考前做到心态平和,需要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一是学会自我深度松弛。考前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像考场的紧张情境,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慢慢想像出任何紧张情境,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往往就不会再体验到紧张了。二是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说,这方面的题我做过,我在做一件十分熟悉而平常的事情,我能发挥自己的水平,或者说要沉着等等,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然会消失,身心自然就放松。进行心理自我暗示时,①口中默念的句子尽量简短有力,正面积极,假如你说“我不要失败”,虽未言失败,但消极语言中的失败就会深深印在潜意识中,因此,就不如正面说“我要成功”产生的效果积极。②默念的句子要有可行性、针对性,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产生负面效应。③默诵定下的语句时,应在脑海中有清晰的意象,能把感情贯注进去,排除杂念。
五、在备考复习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不能操之过急,总觉得考试临近,看书做题过于潦草,不注重细节;二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碰运气。须知没有平时的刻苦学习,大量积累,就不会有高考的理想成绩。考前一周或更多一点时间的有效安排是将“错误归类”,即把那些似懂非懂,因马虎大意丢过分的题分门别类,记个考前“账单”,或者根据平时的笔记,集中攻一下抓分最多也最容易丢分的题,心中有了底,考场做起题来也就比较放心一些。
六、考前不要“急刹车”,采用过渡性减压法。通常学校与家庭都会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家长以及考生都不十分了解科学的调整,例如许多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这是不可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度紧张、大压力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郁闷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逐渐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性调节方法。若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迅速建立起应急机制。
七、只有平时如考时,才能考时如平时。平时就应和高考的要求一样,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曾5年间17次打破世界记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其实,出现“克拉克现象”并不奇怪。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面对影响人生前途的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很容易怯场,从而出现克拉克现象。
总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无关紧要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高三考生对此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心理训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助你走向成功人生。
敬请关注高考心理辅导栏目,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高考心理素质相关信息,欢迎朋友们点击查看!!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心理辅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