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广西高考 > 广西高考文综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一轮复习答题模板

编辑:

2016-09-10

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1)原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是由物质决定意识所要求的(2)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党的理论顺利发展的保障。 3、怎么做:(1)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世界观内容】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②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⑴它要求我们首先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⑵要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⑶总之,要做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应用范围】科学发展观来自于我国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对其有指导作用;投身实践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二、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世界观内容】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应用范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设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世界观内容】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把握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世界观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应用范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第三单元 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联系是普遍的: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⑵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⑶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应用范围】说明科学的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唯物辩证法)1、【世界观内;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1、【世;六、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唯物辩证法)1、【世界观;九、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唯物辩;十一、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唯物辩证法)1、【世界观;过程和不同阶段;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十四、矛盾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⑴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⑵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应用范围】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发展循环经济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联系是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⑴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⑵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3、【应用范围】循环经济、食物链。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老教材了解即可 ) 1、【世界观内容】普遍联系是不对的、无条件的,但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认识、把握任何具体联系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⑴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3)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2、【方法论要求】⑴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⑵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应用范围】中央与对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对提高航天水平的作用,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国家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六、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⑶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2、【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⑴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⑵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①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②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应用范围】指导学习工作结构的调整。 七、发展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应用范围】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新词汇层出不穷;认清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水平还不高;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八、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⑴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⑵又要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应用范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的困难;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与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人类在科学探索中遇到的失败。

九、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发展的状态)(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⑴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⑵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⑶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要求】⑴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⑵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⑴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激变论”⑵优柔寡断、缺乏信心,“庸俗进化论”。 4、【应用范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分阶段、有步骤(三步走)、循序渐进的进行;部分先富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对待我国党和国家中存在的腐败等问题,要防微杜渐,防止质变的发生;改革和建设要量力而行,考虑社会的承受度,坚持适度原则。 十、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老教材了解即可 ) 1、【世界观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应用范围】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十一、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十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⑵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应用范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效率与公平、生产与消费、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在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加入WTO的利弊。 十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

过程和不同阶段;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应用范围】我国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西部开发要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部门、行业和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形式也应有所差别。

十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②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4、【应用范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十五、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⑴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⑵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3、【应用范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十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⑵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⑴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住主流;⑵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应用范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

十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⑴是什么: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指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⑵为什么:①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②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十八、辩证否定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⑴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⑵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⑷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即: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⑴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⑵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十九、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唯物辩证法〉 1、【世界观内容】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⑵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⑶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⑴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十、创新意识 1.为什么要创新

⑴原因(哲学依据)

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⑵创新的作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主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⑶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怎样树立创新意识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要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3)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4)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十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内容

(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史观) 1、【世界观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⑴用实践观点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应用范围】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的八荣八耻、法制、民主、平等、科学、竞争、市场、环保等意识形成与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 1、【世界观内容】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⑵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求】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3、【应用范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 1、【世界观内容】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求】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适时调整生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使上层建筑适合先进的经济基础。 3、【应用范围】国家机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 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原理〈唯物史观之群众观〉 1、【世界观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要求】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⑵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3、【应用范围】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分析“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正确性;结合这一原理分析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群众利益无小事,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

(二)人生观、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唯物史观之人生观、价值观) 1、【世界观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⑵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⑴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⑵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应用范围】理解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集体主义、正确的政绩观、科学人才观的标准及其作用。①人是自然的朋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②正确对待网络。③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正确的价值选择。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最高的价值观。⑤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1.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2.在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4.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

5.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三、树立崇高的理想原理(唯物史观之人生观、价值观)(老教材了解即可) 1、【世界观内容】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量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2、【方法论要求】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3、【应用范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同富裕的目标等的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一轮复习答题模板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欢迎关注!

相关推荐: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017高考文综一轮复习指导:记清概念解区位分析命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