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6-09-10
“中心明确”与“内容充实”,是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所以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应该围绕这两点来展开。以下是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复习指导:
“中心”就是指文章的观点、主旨,在全文的行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灵魂。所谓“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清楚明白而集中的主题思想。表现什么、主张什么,必须是明确的而且要贯穿文章的始终。记叙类的文章,要有一个稳定的思想倾向;议论类的文章,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论点;说明类的文章,要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对象。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的存在,灵魂的存在才有意义,只有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中心才能得以凸显。内容充实简单地说就是要言之有物,用有较高质量的材料充分、有力地表现主题。
对于具体文体来说,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刻画人物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叙述事件尽可能做到波澜起伏。
议论文则要求论证的层次清晰,能围绕观点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力论据。议论要是文章的主体,能选用多样化的材料、灵活运用多种说理方法来证明观点。
说明文在介绍对象时,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过程、步骤,并且多提供丰富的资料。
考点分析
一、以生活性、思辨性保障内容充实
1.从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似乎每个题目都紧扣社会与生活,如山东卷以孙中山先生箴言为材料,正对应这些年的民国热;北京卷题目则取材于一篇新闻报道,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除作文材料的生活化,作文要求也强调抒发真性情,表现真自我。另外像天津卷的作文,作文材料以鱼儿的对话切入,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即把话题引向生活实际,让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这样的作文,对于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来说,更能写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那种依靠对屈原、苏东坡的讴歌赞颂,依靠华美而不知所云的语言内容空洞的文章必将没有市场。
2.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思辨性命题越来越多。比如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浙江卷对“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争论等,都充满了思辨色彩。再如江苏省的题目看似适合抒情,其实很多学生忽略了“忧”和“爱”之间还有一个“与”,正是它为考生提供了二者关系思考的空间。不运用思辨能力探讨二者关联,就很难拿到高分。
二、以提高立意难度要求中心明确
2012年高考中以材料作文考查的有北京、福建、上海等七个省市,相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对于材料作文来说,更有利于考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考生必须自己提炼中心,并紧紧围绕中心行文。这就提高了对考生审题立意的要求。
2013年的高考作文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给考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充满思辨的空间。那种从身边细微之事出发,写出触动心灵的文章,更会受到大家的推崇。
考点突破
一、怎样做到“中心明确”
1.意在笔先,加强审题。动笔之前先确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瓢饮”,只选择某一个角度立意。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文章告诉别人什么?并从始至终紧紧围绕这点行文。为了能保障这个中心不被中途替换,最好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列出来。
2围绕中心,选材精当。中心确立以后,就要围绕中心取材。和中心无关或关联不紧,即便是材料再好也要舍弃。材料选好之后,还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间,选好准确的关联点切入。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段都必须为中心服务,受中心的节制。
3.明确交代,一目了然。考场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明白你的意图,所以要把主旨句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就位置而言,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尤其是开头更佳。
4.处处志之,重复点题。《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怕以后找不到路,从桃花源出来时“处处志之”。考生可以学习他的做法,在文中处处设立标志,让题目或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不断出现,尤其是每段的开头要点到中心。这样不但可以强化评卷教师的心理感受,还可以提醒自己避免行文过程中偏离题意。
记叙类文章,要善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精当的议论和抒情,以此点出事件的意义,或者干脆在开头先交代一段感悟文字,然后引出主体事件。议论类文章,要将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旗帜鲜明地摆出来。
5.巧用“两记”,弥补含蓄。如果考场上作文已经完成,写得比较含蓄,担心别人看不懂你的写作意图,可以利用在文末跟一个“后记”来弥补。同样,如果想以文章的意蕴取胜(由于考场作文情况特殊,不建议如此),不妨在正文前加一个“题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题记”“后记”泛滥,大家最好不要采用此种方式,主旨明确的作文尤其要尽力避免。
二、怎样做到“内容充实”
文章内容的充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文章材料充实。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呢?
1.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1)关注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材料的来源。虽然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相对枯燥,但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地把生活中的见闻、感触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写作时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2)广泛阅读。广泛阅读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像《读者》《青年文摘》《视野》等报刊杂志上有很多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平时常读常背,写作时,自然就会用得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挖掘课本。高中有五本必修教材和大量的选修教材,这些教材里的选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而且大都根据一定体例编排成单元,比如“月是故乡明”是一组有关乡思的文章,更便于考生积累材料。另外还有大量的练习题、读本等也可以帮助考生积累材料。
2.选择使用有原则。对材料的占有当然多多益善,但是在选择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原则:准确、典型、新颖。
(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选材料要和中心紧密相关,能准确无误地表现主题。如果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就会导致中心、材料两张皮,阅卷教师看了自然会感到空洞无物。
(2)典型性。典型材料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材料就是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这样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也就具备巨大的说服力,运用此类材料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3)新颖性。新颖性是指材料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类材料可能是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带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旧材料。如果材料旧却又老生常谈,或者,材料虽新却严重撞车。由于不能给人新信息,所以也就不会让人感觉到“内容充实”。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一轮复习指导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欢迎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吉林高考语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