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mengxiang
2014-05-23
历史解题指导法(2):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考试说明》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水平的把握。
第一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
第一、对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劳动对象是猪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或,物质条件,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智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往往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此,在分析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时,就应该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战国为例:劳动对象方面表现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劳动资料方面表现为铁器、牛耕的推广,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者方面表现为百家争鸣解放思想,天文、历法等知识被劳动者所掌握;科技方面表现为农耕、冶铁、煮盐、建筑等技术的进步。
第二、对生产关系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物质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是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因素,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如按照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理解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直接占有奴隶;奴隶主役使奴隶集体劳动;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商鞍变法使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态。量变型,即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如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质变型,即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
1995年高考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本题理论思维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回答第一问要结合生产关系三要素,才能理清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回答第二问的原因时,着重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适应,内容即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果即调整后的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答第三问的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在本题即指调整生产关系的原则。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一、对经济基础的理解和认识: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是有区别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经济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又是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经济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如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仍有奴隶制残余,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故改变不了其封建性质。
第二、对上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即思想上层建筑)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即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如秦始皇在法家思想影响下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点。如随着溶人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的日益完善,儒家思想日益成为封建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表现为它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它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基础的形成,上层建筑领域出现封建改革和百家争鸣,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取代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取代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取代奴隶主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质变。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唐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传奇”,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量变。从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到“文景之治”的出现,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隋朝的暴政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阻碍作用。
4、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阶级是指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所组成的不同经济地位,如奴隶主、地主、资本家等都是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都是剥削阶级。阶级斗争即对抗阶级间的斗争,如西周国人暴动、秦末农民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第一、对阶级斗争的理解和认识:阶级斗争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三种形式。一是以争取和捍卫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经济斗争,如芝加哥工人1886年的罢工斗争。二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政治斗争,如1871年巴黎公社的斗争,三是清除旧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斗争,如法国启蒙运动。
第二、对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理解和认识:社会转型时期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的质变。阶级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途径分革命和改革两类。无论是何种途径,都体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改革引起的社会质变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革命引起的社会质变如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内部的量变。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历代农民战争虽然未能改变社会性质,但都促进了社会的量变。李自成宣布的“均田免粮”,“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从而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秦末、唐末农民战争等推翻或瓦解了腐朽政权,部分解放了生产力;秦末、隋末、明末等农民战争促使汉初、唐初、清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阶级分析法的根本要求是要着重分析阶级社会中出现的历史现象肝反映的不同阶级利益和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实行的任何政策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本阶级的统治;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根本利益一致、具体利益不同,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阶级利益、阶级矛盾随着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如国共两党从1924年至1949年经历了“合作——分裂——合作——分裂”四阶段的关系演变,均受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4、人民群众及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个人”主要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
第一、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作用的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分析任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原因时,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期的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如《齐民要术》就是贾思勰对劳动人民农耕和游牧生产经验的总结;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推动社会形态的质变。
第二、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解: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发起者,如孙中山由改良转为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历史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毛泽东杰出的组织与指挥才能。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如隋文帝杨坚杰出的军事才能加速了隋统一全国的进程。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
5、继承和发展
继承和发展是研究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的范畴。历史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如何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没有继承,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历史时期的发展都是在继承过去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会变革时期,战国继承了春秋时期的新的生产力(铁器、牛耕等)、新的剥削方式(初税亩)、新兴地主阶级(贵族、立功将士、大商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继承的必要性,继承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肯定,而应是批判地继承,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些时代、阶级的局限就是在继承中要被否定的糟粕。如战国否定了春秋时期旧的土地国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旧有的特权。
第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是前提,发展是归纳,继承是为了发展。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利于发展的精华,否定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利于发展的糟柏,都是为了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如战国时期在继承和否定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新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确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形成了地主与农民新的阶级关系;出现了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需要的法国思想。
6、原因和结果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即力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为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为结果。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田史课本中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等五种类型。
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一个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分析一因多果的摹本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各方面的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
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兴了要求摆脱欧洲殪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第四、因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扫清了发展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均田制的破坏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租庸调制破坏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7、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迟早要发生变化。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第一、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无内容的形式或无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手工作坊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作坊主剥削帮工、学徒体现了封建剥削关系,而与手工工场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工场主剥削雇佣工人,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第二、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同一历史内容往往可以有多种形式加以表现,这正说明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同样在农村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农业资本家,在荚、德、美、日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英国是新贵族,德国是容克地主,美国是种植园主,日本是新兴地主。
第三、历史上有许多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式是相同的,而内容是不同的。1924年-1927年的合作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37年~1945年的合作是党外合作,把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把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
8、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其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要靠理解思维才能把握。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如“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各种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过渡的时代变革本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同学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本质,特别要把握住“生产力本质”和“阶级本质”。
第一、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均为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从唐代“传奇”到北宋“瓦肆”的出现,都是由于城市经济繁荣后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城市经济繁荣的本质原因仍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阶级利益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以及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数量不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其思想主张的差异。如战国时期诸于百家的思想争鸣所体现的本质是阶级利益的对立:手工业者的利益决定了墨家“兼爱”“非攻”“节约”的思想观点;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决定了道家的“小国寡民”“无为”等消极思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决定了法家的“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法治”等思想主张。19世纪末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实质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20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
9、个性和共性
个性是指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也就是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殊性。共性是指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即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现象。个性与共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个性的共性与无共性的个性都是不存在的。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对史实进行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分析。
第一、提高自己从个性中归纳共性的能力:归纳共性即从同类事物中归纳出相同的属性,一般采用类比法,即比较相同点。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三个不同的个性概念,从中可归纳出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根本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主力是人民群众;政治目标是确立资产阶级专政;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也适用于纵向事物。如从秦朝、唐朝、明朝等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个性史实中可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要解决的两对基本矛盾(共性):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这两对“共性”矛盾人手,十分便于理解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北宋与明朝实行的“地方分权”措施,都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都是为了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把归纳共性的方法运用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国别史复习,效果更佳。课本中提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问题。把这些散见于课本各处的同类个性史实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共性,得出分析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快慢原因的一般方法:一个前提,即政治制度;五个条件,即资源、资本、市场、技术、劳动力五个方面。从个性中归纳共性的方法有利于透过历史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利于通过“合并同类项”来减轻记忆负担。
第二、提高自己从共性中分析个性的能力:分析个性即在同类事物共性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各自的特殊性,一般采用对比法,即比较不同点。由于历史具有的时空性.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出现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都必然受当时当地社拿历史条件、阶级条件的影响,决定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个性特征。如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的工场手工业水平比英国高;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阶级力量、政治觉悟比英国成熟;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比英国成熟;法国的阻力比英国大,尤其面临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法国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英国由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共同领导;法国始终联合人民群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先与人民群众联合,后与封建势力妥协;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英国仅打倒了封建统治,提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若干法律原则。历史事物是十分复杂的,往往同类事物中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应该把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与从共性中分析个性结合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1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事物矛盾体系中,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从属于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如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的社会矛盾有: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南方种植园主与黑人奴隶的矛盾、白人与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美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其中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因为美国独立后建立了资本家与种植园奴隶主的联合政权,南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不同。北方走的是以自由劳动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南方发展的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这就决定了南北方对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劳动力和西部领土开发权的争夺,其中,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南北方斗争的焦点,并最终发展到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加以解决。美国南北战争是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美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美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废除黑奴制,二要开发西部和重建南方,加强联邦政府统一,保证工业资本主义的统治。后来,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宜言》都是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完成主要任务。
第二、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解决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是在部分解决社会矛盾和根本解决社会矛盾两种状态交织过程中,曲折地向前发展的。部分解决社会矛盾是指革命或改革之后,原有的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如秦末农民战争后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就是对生产关系的部分凋整,部分解决了社会矛盾。根本解决社会矛盾是指革命或改革之后,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旧的社会矛盾不复存在,代之以新的社会矛盾。因为这些革命或改革代表了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由进步的阶级领导和先进的理论指导,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战国商鞅变法代表了新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要求,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和改革理论的指导,顺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进步历史潮流,从根本上解决了奴隶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矛盾,实行社会转型的伟大变革。
第三、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1927年-1935年,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开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内的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矛盾的一方是以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和其他反动势力,矛盾的另一方是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工农大众,即国共两党对峙成为国内阶级矛盾的集中体现。除国内阶级矛盾为主外,另有若干次要矛盾;国民党方面有“宁”与“汉”的矛盾、新旧军阀间的矛盾、新军阀内部的矛盾;共产党方面先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后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共产党通过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又经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两次会议挽救了共产党,保证了四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历史解题指导法(2):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考试说明》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水平的把握。
第一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
第一、对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劳动对象是猪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或,物质条件,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智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往往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此,在分析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时,就应该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战国为例:劳动对象方面表现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劳动资料方面表现为铁器、牛耕的推广,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者方面表现为百家争鸣解放思想,天文、历法等知识被劳动者所掌握;科技方面表现为农耕、冶铁、煮盐、建筑等技术的进步。
第二、对生产关系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物质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是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因素,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如按照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理解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直接占有奴隶;奴隶主役使奴隶集体劳动;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商鞍变法使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态。量变型,即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如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质变型,即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
1995年高考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本题理论思维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回答第一问要结合生产关系三要素,才能理清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回答第二问的原因时,着重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适应,内容即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果即调整后的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答第三问的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在本题即指调整生产关系的原则。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第一、对经济基础的理解和认识: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是有区别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经济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又是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经济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如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仍有奴隶制残余,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故改变不了其封建性质。
第二、对上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即思想上层建筑)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即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如秦始皇在法家思想影响下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点。如随着溶人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的日益完善,儒家思想日益成为封建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表现为它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它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基础的形成,上层建筑领域出现封建改革和百家争鸣,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取代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取代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取代奴隶主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质变。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唐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传奇”,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量变。从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到“文景之治”的出现,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隋朝的暴政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阻碍作用。
4、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阶级是指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所组成的不同经济地位,如奴隶主、地主、资本家等都是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都是剥削阶级。阶级斗争即对抗阶级间的斗争,如西周国人暴动、秦末农民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第一、对阶级斗争的理解和认识:阶级斗争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三种形式。一是以争取和捍卫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经济斗争,如芝加哥工人1886年的罢工斗争。二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政治斗争,如1871年巴黎公社的斗争,三是清除旧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斗争,如法国启蒙运动。
第二、对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理解和认识:社会转型时期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的质变。阶级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途径分革命和改革两类。无论是何种途径,都体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改革引起的社会质变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革命引起的社会质变如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内部的量变。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历代农民战争虽然未能改变社会性质,但都促进了社会的量变。李自成宣布的“均田免粮”,“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从而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秦末、唐末农民战争等推翻或瓦解了腐朽政权,部分解放了生产力;秦末、隋末、明末等农民战争促使汉初、唐初、清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阶级分析法的根本要求是要着重分析阶级社会中出现的历史现象肝反映的不同阶级利益和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实行的任何政策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本阶级的统治;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根本利益一致、具体利益不同,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阶级利益、阶级矛盾随着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如国共两党从1924年至1949年经历了“合作——分裂——合作——分裂”四阶段的关系演变,均受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4、人民群众及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包括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个人”主要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
第一、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作用的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分析任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原因时,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期的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如《齐民要术》就是贾思勰对劳动人民农耕和游牧生产经验的总结;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推动社会形态的质变。
第二、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解: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发起者,如孙中山由改良转为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历史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毛泽东杰出的组织与指挥才能。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如隋文帝杨坚杰出的军事才能加速了隋统一全国的进程。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
5、继承和发展
继承和发展是研究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的范畴。历史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如何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没有继承,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历史时期的发展都是在继承过去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社会变革时期,战国继承了春秋时期的新的生产力(铁器、牛耕等)、新的剥削方式(初税亩)、新兴地主阶级(贵族、立功将士、大商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继承的必要性,继承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肯定,而应是批判地继承,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些时代、阶级的局限就是在继承中要被否定的糟粕。如战国否定了春秋时期旧的土地国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旧有的特权。
第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继承是前提,发展是归纳,继承是为了发展。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利于发展的精华,否定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利于发展的糟柏,都是为了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如战国时期在继承和否定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新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确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形成了地主与农民新的阶级关系;出现了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需要的法国思想。
6、原因和结果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即力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为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为结果。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田史课本中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等五种类型。
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一个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分析一因多果的摹本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各方面的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
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兴了要求摆脱欧洲殪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第四、因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扫清了发展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均田制的破坏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租庸调制破坏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7、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迟早要发生变化。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第一、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无内容的形式或无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手工作坊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作坊主剥削帮工、学徒体现了封建剥削关系,而与手工工场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工场主剥削雇佣工人,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第二、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同一历史内容往往可以有多种形式加以表现,这正说明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同样在农村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农业资本家,在荚、德、美、日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英国是新贵族,德国是容克地主,美国是种植园主,日本是新兴地主。
第三、历史上有许多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式是相同的,而内容是不同的。1924年-1927年的合作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37年~1945年的合作是党外合作,把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把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
8、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其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要靠理解思维才能把握。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如“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各种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过渡的时代变革本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同学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本质,特别要把握住“生产力本质”和“阶级本质”。
第一、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均为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从唐代“传奇”到北宋“瓦肆”的出现,都是由于城市经济繁荣后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城市经济繁荣的本质原因仍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阶级利益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以及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数量不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其思想主张的差异。如战国时期诸于百家的思想争鸣所体现的本质是阶级利益的对立:手工业者的利益决定了墨家“兼爱”“非攻”“节约”的思想观点;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决定了道家的“小国寡民”“无为”等消极思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决定了法家的“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法治”等思想主张。19世纪末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实质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20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
9、个性和共性
个性是指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也就是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殊性。共性是指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即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现象。个性与共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个性的共性与无共性的个性都是不存在的。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对史实进行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分析。
第一、提高自己从个性中归纳共性的能力:归纳共性即从同类事物中归纳出相同的属性,一般采用类比法,即比较相同点。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三个不同的个性概念,从中可归纳出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根本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主力是人民群众;政治目标是确立资产阶级专政;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也适用于纵向事物。如从秦朝、唐朝、明朝等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个性史实中可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要解决的两对基本矛盾(共性):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这两对“共性”矛盾人手,十分便于理解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北宋与明朝实行的“地方分权”措施,都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都是为了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把归纳共性的方法运用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国别史复习,效果更佳。课本中提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问题。把这些散见于课本各处的同类个性史实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共性,得出分析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快慢原因的一般方法:一个前提,即政治制度;五个条件,即资源、资本、市场、技术、劳动力五个方面。从个性中归纳共性的方法有利于透过历史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利于通过“合并同类项”来减轻记忆负担。
第二、提高自己从共性中分析个性的能力:分析个性即在同类事物共性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各自的特殊性,一般采用对比法,即比较不同点。由于历史具有的时空性.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出现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都必然受当时当地社拿历史条件、阶级条件的影响,决定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个性特征。如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的工场手工业水平比英国高;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阶级力量、政治觉悟比英国成熟;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比英国成熟;法国的阻力比英国大,尤其面临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法国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英国由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共同领导;法国始终联合人民群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先与人民群众联合,后与封建势力妥协;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英国仅打倒了封建统治,提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若干法律原则。历史事物是十分复杂的,往往同类事物中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应该把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与从共性中分析个性结合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1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事物矛盾体系中,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从属于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如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的社会矛盾有: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南方种植园主与黑人奴隶的矛盾、白人与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美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其中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因为美国独立后建立了资本家与种植园奴隶主的联合政权,南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不同。北方走的是以自由劳动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南方发展的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这就决定了南北方对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劳动力和西部领土开发权的争夺,其中,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南北方斗争的焦点,并最终发展到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加以解决。美国南北战争是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美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美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废除黑奴制,二要开发西部和重建南方,加强联邦政府统一,保证工业资本主义的统治。后来,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宜言》都是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完成主要任务。
第二、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解决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是在部分解决社会矛盾和根本解决社会矛盾两种状态交织过程中,曲折地向前发展的。部分解决社会矛盾是指革命或改革之后,原有的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如秦末农民战争后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就是对生产关系的部分凋整,部分解决了社会矛盾。根本解决社会矛盾是指革命或改革之后,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旧的社会矛盾不复存在,代之以新的社会矛盾。因为这些革命或改革代表了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由进步的阶级领导和先进的理论指导,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战国商鞅变法代表了新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要求,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和改革理论的指导,顺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进步历史潮流,从根本上解决了奴隶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矛盾,实行社会转型的伟大变革。
第三、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1927年-1935年,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开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内的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矛盾的一方是以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和其他反动势力,矛盾的另一方是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工农大众,即国共两党对峙成为国内阶级矛盾的集中体现。除国内阶级矛盾为主外,另有若干次要矛盾;国民党方面有“宁”与“汉”的矛盾、新旧军阀间的矛盾、新军阀内部的矛盾;共产党方面先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后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共产党通过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又经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两次会议挽救了共产党,保证了四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标签: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