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3-05
高考历史试题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考历史试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解析:从材料中“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信息可知“这里”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始,故选A项。
答案:A
2. 《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报告显示这18个地方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 )
①首次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出现于1956年的八大,③出现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符,排除。②④都是改革开放的内容,故选A项。
答案:A
3.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D两项错误;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A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D
5. 下表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列关于该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年代(年)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1952~1957 53.6% 18.5% 27.9%
1972~1977 33.0% 39.0% 28.0%
A.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B.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C.农业比重明显下降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可知A、B、C正确,D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D
6.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B.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析:农村改革主要是对旧体制的改革,原来的体制僵化,严重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农村改革虽然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所以B项说法错误。
答案:B
7. 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改革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比重明显下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故①②③都正确。④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8. 邓小平说:“生产关系以什么为最好?要以能够尽快增加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不管哪种方式,都可以试一试。”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了( )
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坚持生产力的标准
③赞成生产关系的改革 ④不再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知①正确;从“增加生产”可知②正确;从“可以试一试”可知③正确;④自身存在知识性错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经济改革的前提。
答案:C
9. 由下图“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可知( )
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农业
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
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D.浦东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释文的能力。由产业投资结构图可知上海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只有B项能表明这一经济发展特点。
答案:B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中共十五大明确规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故选A。
答案:A
11.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开发开放浦东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直接”,①中有江苏的连云港、南通,②③都能直接促进江苏的发展。④距离过远,对江苏的发展不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答案:A
12.“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的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D
13.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材料信息揭示“到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自然是1992年十四大上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14. 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
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解析: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占主导地位。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