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2012年高三上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带答案)

编辑:

2014-10-31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材料二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1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应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6分)

(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9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11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 观点。(6分)

⑵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9分)

 

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C D C B C D B A D C B

40、参考答案:

(1)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分)

利弊:①利:以整体世界或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重视文明间交流的意义;批判欧洲中心论;分析历史发生的必然性。②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对文化和跨地区文化的概念解释不深;对全球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不准确。(4分)

(2)主要原因:“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2分)

“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指①自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战争及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②不断东渐的西洋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4分)

独特性指①正是在“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下中国社会内部的自身变革开始启动,从而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或变化。②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变更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与中国社会、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不同的,也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言之有理即可)(4分)

(3)注意史论结合。事实的原因---事实的内容---事实的影响---观点。①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②民主科学与新文化运动原因及其影响。③马克思主义与五四运动原因及其影响。综合上述内容得出观点。(9分)

41、参考答案: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要点: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要要点:

(1)材料一认为:“君权神授”,人民无权议论国王;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否则人民有权反对(6分)

(2)材料一力图维护君主专制,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反对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9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要要点:

(1)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4分)

(2)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3分)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8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要点

⑴观点:①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②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③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6分)

(2)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9分)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高三上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