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

编辑:

2015-10-28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以下属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举措、成就的是(    )

A. 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B. 恢复高考制度

C.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D.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25. 浪漫主义作品富有丰富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以下中西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是(    )

①《西游记》 ②《西风颂》 ③李白的诗歌  ④《离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7分)史学争鸣是教材中重要的辅助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联邦宪法是一部革命性的文献,有人则因其保留了南方的奴隶制度而对其进步性予以否定。                                      ——人民出版社必修一124页史学争鸣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邦宪法的革命性。(6分)

材料二:关于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有三种意见: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说;1771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说;瓦特改良“蒸汽机”说。                       ——来自百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种说法的合理性。(5分)

材料三: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         ——人民出版社必修三10页史学争鸣

(3)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结合宋明理学的内容说明。(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出现史学争鸣的原因。(2分)

27.(16分)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时期 人物 主张

6世纪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早期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晚期  洛克

(英国思想家)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  卢梭

(法国思想家)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异同。(4分)

(2)阅读上表,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9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史实。(3分)

28.(17分)古今中外任何政策或措施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都诸市令(从六品上)掌百族交易之事……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管理措施的作用(4分)

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主要会议决议

20世纪70年代 《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

20世纪80年代 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20世纪90年代 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2)解释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的含义。(3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影响。(3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3分)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4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