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考前押题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6-04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押题理由: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必然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这就需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向深入。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据此回答1-4

1. 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图为唐宪宗元和九年

(814)李存诚等人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B.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2.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这不能反映出的是(  )

A.民族危机严重                   B.康有为力促变法

C.康有为急于求成                 D.变法的首要目的在于富强

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 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解析:1.A.这道题凸现了目前教育改革热点,即教育要塑造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根据所学,A应入选,因为科举制度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主要有利于培养具有奴性人格的人。

2.D.考查准确理解能力。材料中反映首要目的在于“自立”而非“富强”。其他的题肢均能从题干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希望变法三年求自立,体现了急于求成和民族危机严重,通过以日本为参照,能反映出康有为力促变法,故选D.

3.C.C项的表述错误。184条体现了急于求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能体现贪大求全,“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能体现形势紧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不符合实际,是一个错项,故选C.

押题理由: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据此回答4-8题。

4.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  )

①商业繁荣  ②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  ③阶级矛盾缓和 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

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②提倡男女平等  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富人更富是贫困增加的根源

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解析:4. D.富商大贾的出现是商业繁荣的表现;子女婚嫁只问财富,不问地位,体现了商品经济对等级观念的冲击;显贵之人乐意与从事末业之人为伍,子女婚嫁,只问钱财,能够说明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达官显贵与巨商之间等级观念的淡化不能说明全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这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5. A.该题属于推理型选择题。从“汉奸”到“满奴”说明了人们观念的变化,能够反映社会风俗和人们对发式审美观念的变化。留辫子的人被讥笑为“满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民的平等观念。因而,①②③正确。辛亥革命前一些革命志士剪发立誓和满清王朝决裂,另外,剪发和留辫子比起来的确有很多优点,如便于梳理、清洗等,这体现了对了西方生活方式先进部分的有选择的借鉴,因而④的表述错误。

6.A. 该题优点有三:一是引女权入题,凸现社会史范式;二是材料典型,从“匹夫有责”到“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观念全新,而且显得趣味盎然;三是考查推理能力和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性别歧视消失与事实不符,可通过常识予以排除。故选A。

7.D. 该题采用社会史范式,通过数字对比揭示经济大危机期间社会公平问题,和我国目前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的战略的热点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从题肢的设计技巧来看,采用典型的因果导致的错误类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因果关系倒置是常用的命题技巧,该题④犯了因果关系倒置的错误。

8.D.该题关注经济危机时期的民生问题,通过典型材料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从题肢的设计技巧来看主要采用了偷换概念的错误类型,有利于学生增强该类错误类型的辨析能力。A项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之一。B、C项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罗斯福这句话的核心含义在于要关注民生。

押题理由: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改革开放顺利开展的关键,2008年2月28日《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的公布,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法制建设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

法治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据此回答9-10题

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B.增强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法律观念

10.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解析:9.B.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史论结合能力,从题干看,主要强调增强法律的重要性,其他各项均与题干核心理念相关,但是不能构成论证关系。

10. D.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和程度型选择题的优化组合,材料信息复杂,题干和四个题肢关系均比较密切,需要认真辨析。题干关键词:主要。题干的中心句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故选D。

押题理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如何从历史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对我国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11.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位于北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日本和中国都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三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却迥然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经济两次快速发展的原因,概括美国的崛起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经验。

(2)近代日本崛起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是军事扩张,分析日本采取这种方式或途径的原因,概括其对周边国家的危害。二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试分析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余万里教授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崛起的话,今天要走的路必须是一条与世界共享发展、共享和平、共享繁荣的道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概括我国是怎样促进“和平崛起”的。

解析:该题属于典型的“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题目,以“大国崛起”这一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大国崛起的背景和过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知识概括和迁移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要点要全、层次清楚。

参考答案:(1)有益经验: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直接挑战霸权国家是良好的外部保障;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开拓国内市场和扩大海外市场。(答对3点,即可得3分。)

(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危害:破坏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蒙受深重灾难。崛起原因: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结束了对其占领;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军事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年高考考前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练

2016届高考历史史论结合专题测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