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1黄州区一中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sx_haody

2014-04-06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带来2011黄州区一中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出于对某些人物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涉及到这些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就是避讳,以下属于这种现象的是(    )

①秦始皇改正月为端月   ②东汉改刺史为州牧   ③唐朝改“民”为“人”    ④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新朝代(西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    )

A.郡县制度与都司制度并存     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C.行省制度与土司制度并存     D.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3.有关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B.老三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二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4.公元640年,南方有三人到京城应试:①甲考明经科考中;②乙考进士科未中,还因受冻生重病;③丙考中武举;④丁参加的殿试是由高官主持的。上述现象符合史实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5.“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6.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C.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D.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7.《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名著,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8.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

①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未受外来冲击

③机器工业在中国尚未形成优势地位

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两国指的是法国和美国

②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

③材料史实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④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0.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1.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领导群众(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反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而争斗。”为此,中共中央(     )

A.依靠东北军坚持东北地区抗日武装斗争

B.组织了“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

C.派遣大批优秀干部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D.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2.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战役(    )

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C.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D.是中共敌后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3.蒋介石曾告诉国民说:“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们中华民族经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斯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纪录。……”蒋介石这段话发表于(    )

A.民国三十年   B.民国三十一年  C.民国三十二年  D.民国三十三年

14.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15.下表为1966、196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发展情况统计数据,依据表中统计数据和所学知识指出,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上一年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  份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元 +17.8% 558.7亿元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10% 419.4亿元 -25%

①中共八大制订了正确经济建设方针     ②大跃进中的错误被彻底纠正

③文革动乱尚未扩展到经济领域       ④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7.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这表明(     )

A.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已经形成               B.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障碍彻底扫除

18.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潇洒而豪

放的大笑。这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的笑声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20.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有法律就有自由

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