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三下学期历史模拟试卷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5-11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下学期历史模拟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回答1~2题。

1.对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察举是汉朝选官的重要途径             B.察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C.察举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D.察举的基本形式是分科考试

2.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古代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灿烂文明奠定物质基础。回答3~5题。

3.观察图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唐朝的手工业技艺水平高超,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冶铸业中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B双色套印技术得到推广出现了彩色印刷品

C.造船业能制造出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战舰D.唐三彩的制造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道路

5.[清]叶梦珠《阅世编》记载:“(明朝晚期的上海)标布(注:白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则材料反映出

①白银已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        ②资金雄厚的商人经营大宗商贸

③贩运贸易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④商品经济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6~8题。

6.1912年的南京临时政府与1925年的广州国民政府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②都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标

③都将列强和北洋军阀视为革命对象④都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三三制”原则②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

③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④实施《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点是

A.都由中国共产党召集B.都制定了宪法性文件

C.体现了民主协商原则D.是全国最高权力机构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与德国的经济曾迅速发展。回答9~10题。

9.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B.国内秩序相对稳定国际环境优越

C.巨额战争赔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D.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必要技术

10.有关美国对联邦德国经济复兴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留了联邦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B.冷战局面客观利于联邦德国的发展

C.保持了德国近代国家政体的延续性D.通过马歇尔计划为其提供经济援助

国际关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回答11~12题。

11.下列表述与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特点不相符的是:

A.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已趋于崩溃

C.英法美与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

D.局部反法西斯的斗争有效的延缓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12.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流B.苏联的解体使得两极格局结束

C.欧亚新兴的民族国家迅速崛起D.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形成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和流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答13~15题。

13.宋元时期,我国人口流动频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

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      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  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4.清朝建立初期统计人口数量大约六千万,到18世纪中期统计的人口数量达到2亿。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

A.结束战乱局面,社会安定B.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养活更多的人口

C.统治者的政策调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实行“一条鞭法”

15.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人口的大量流动,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这种现象出现是由于

(    )

A.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

法制观念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法制又有本质区别。回答16~18题。

16.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体现在                                                           (    )

A.确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政和外交措施

C.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推选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

17.下列西方法律文件中,最早关注人民百姓民事关系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法国《人权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18.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地说主要表现在                                     (    )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C.建立了国家政权,否定了封建制度     D.认为人民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交通技术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回答19~21题。

19.秦朝修驰道,并规定“车同轨”,这主要体现了                                               (   )

A.秦朝的强大                         B.秦法的严酷

C.秦朝建立了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    D.秦朝交通便利

20.假若时空倒流到1900年,我们可能做到的有                                                  (   )

①坐市内电车去上班                              ②开私人汽车去郊游

③用内燃机车来运载大宗货物                ④乘飞机鸟瞰城市风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1.世界上最先掌握现代航天技术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苏联                C.法国                D.中国

中国、日本、美国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三个重要国家,英才苑三国的关系发展状况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回答22~24题。

22.下列条约的内容涉及到南满铁路问题的有                                                       (    )

①《马关条约》                                      ②《朴茨茅斯和约》

③“二十一条”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3.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日本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是                                 (    )

A.国际联盟的领导权问题                   B.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C.对德国赔款问题                         D.争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24.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时,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是                         (    )

A.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B.处于恢复发展阶段

B. 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状况D.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回答25—28题。

25.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代表的阶级不同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D.所处时代不同

26.西汉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推选的主要依据是       (    )

A.考分                   B.门第                   C.才学                   D.政绩

27.从唐朝租庸调制到北宋募役法,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代役税从实物到货币的转变               B.征税标准从人丁到田亩的转变

C.农民负担由重到轻的转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8.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    )

A.认识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和民族解放都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回答29—32题。

29.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各民族间的征战                                 B.最高统治者的改革

C.各民族间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步

30.“山东、磊名等路(路:地方行政单位)猛安谋克户之民,不亲稼穑,尽令汉人佃莳(佃种)取租而已”此材料蕴含的信息正确的是                                          (    )

①契丹人进入了中原地区                         ②开始采用封建剥削方式

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反映了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明朝同西藏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其措施中体现了对西藏地方尊重的主要是(    )

A.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                          B.建立僧官制度

C.确立册封制度                                    D.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32.面对西方的侵略,清朝统治者的态度有                                                           (    )

①坚决回击              ②妥协投降              ③改革图强              ④迁都抵抗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回答33—36题。

33.三元里人民抗英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    )

A.农民阶级有组织地自觉斗争               B.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武装斗争

C.被清政府出卖而失败                          D.以外国教堂、租界为攻击目标

34.“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及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

A.主张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            B.依靠西南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性质        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35.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工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有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三下学期历史模拟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模拟考试题(带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复习试题及答案2016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