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yn
2014-05-16
2014高考物理冲刺仿真模拟题
1. 1930年泡利提出,在β衰变中除了电子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质量的反中微子.氚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方程为HHee+,半衰期为12.5年.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氚原子组成一个氚气分子,经过12.5年后,其中的一个氚核一定会发生衰变
B. 夜光手表中指针处的氚气灯放出β射线撞击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
C. 氚气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低于25.04 K时可液化,液化后氚的衰变速度变慢
D. 氚与氧反应生成的超重水没有放射性
(2)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He的动量大小为p1,沿反方向运动的电子动量大小为p2(p1
(3) 电子撞击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激发后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则电子的动能至少为多大?
2. (1) 下列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 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种,其中最短波长为 m.(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3) 速度为3 m/s的冰壶甲与静止的相同冰壶乙发生对心正碰,碰后甲以1 m/s的速度继续向前滑行.求碰后瞬间冰壶乙的速度大小.
3. (1)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2) 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
(3) 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A、EB.求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和该金属的逸出功.
4. (1)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B. 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C. 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D. 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2)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 000年.燃料中钚Pu)是一种人造同位素,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硬币大小的“核电池”
① 用氘核D)轰击铀U)生成镎(Np238)和两个相同的粒子X,核反应方程是
UDNp+2X.
② 镎(Np238)放出一个粒子Y后变成钚(Pu),核反应方程是NpPu+Y.
则X粒子的符号为 ,Y粒子的符号为 .
(3) 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后转化为光子的过程被称为湮灭.
① 静止的一对正、负电子湮灭会产生两个同频率的光子,且两个光子呈180°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
② 电子质量m=9.1×10-31 kg,真空中光速c=3×108 m/s,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 J·s,求一对静止的正、负电子湮灭后产生的光子的频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专题十六 选修3-5
1.(1) B (2) p2-p1 (m1-m2-m3)c2
(3) 氢原子能放出光子的种类数=6,则量子数n=4.
电子的动能至少为ΔE=E4-E1.
解得ΔE=12.75 eV.
2. (1) BCD (2) 10 9.5×10-8 (3) 2 m/s
(3)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1=mv'1+mv'2,代入数据得v'2=2 m/s.
3. (1) C (2) nHH (3) 2∶1 EA-2EB
4. (1) C (2) ne (3) ①总动量为零,遵循动量守恒定律.②1.2×1020 Hz
解析:(1) 电子的衍射说明了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不是光具有波动性.亮纹处说明电子到达的几率大,综上所述选项C错误.
(2)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到X为n,Y为e.
(3) ①总动量要为零,遵循动量守恒.
②2mc2=2hν,ν==1.2×1020 Hz.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物理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