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2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编辑:

2012-05-02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柳信

宗璞

(1)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2)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嫩绿的春天又来了

看那陌头的杨柳色

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

不是么?

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呵……

(3)老师在这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4)抗战期间在南方,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5)“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6)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那时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的。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7)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8)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

(9)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10)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深秋的冷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11)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12)柳枝在绿着,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文章有删改)

14.联系前后文,完成下面两个小题。(4分)

①解释第(3)段“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中“圈点”的含义。(2分)

答:(1)肯定,赞美。(老师“圈点”我的文字,是对“我”的文字的一种肯定;但在“我”看来,值得赞美不是“我”的文字而是柳树。)(2分)

②请赏析首段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答:(2)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今年春天的姗姗来迟,引起下文对柳树泛绿的描写。(2分)

15.文中两次写到猫死,作者这样写分别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答:第一次写小花猫的死,侧重表现“我”对死亡的认知,对生命死亡的悲伤,(2分)母亲对“我”的安慰,反衬柳树给“我”精神慰藉和希望。(2分);

第二次写狮子猫的死,主要是为了反衬母亲去世带给“我”的沉重悲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安慰自己的人了。(2分)

16.联系全文,分点概括题目“柳信”的内涵。(6分)

答:(1)报告春的信息,给“我”以欢愉;(2)展示生命的活力,给“我”以希望;(3)呈现平凡中的坚强,给我以慰藉。(每点2分,第一点从第二段“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之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可得;第二点从埋葬小猫后看见柳树时的相关描写可得;第三点从倒数第二第三段可得。)

17.请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作用。(6分)

答:(1)与首段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2)总结全文,表达了对柳树的赞美之情。(3)用拟人的手法,抒情的笔调,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共3点,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 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18.提取关键词。(4分)

答:政府、帮助、妇女、就业。(每正确1个得1分。)

19.下面这则短文表述有四处失误,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6分)

乐山市本着以“自费撤站、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①,在全省未正式决定统一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站前率先取消市内6个未到收费期限的收费站 ②,这一举措大快人心③,本地市民将受惠颇多④。撤销二级收费站,不但增强了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而且减轻了企业物流成本和群众出行负担⑤,必将对本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⑥。相关负责人说,乐山市境内的二级公路收费站还将按步骤继续撤销。⑦

答:⑴将改为⑵将改为⑶将改为⑷将改为

19.文段修改。(6分)

答:①“本着以……为宗旨”句式杂糅,改为“本着……宗旨”或“以……为宗旨”。

③“大快人心”用词不当,改为“符合民心”。

⑤递进关系不当,将前后位置交换。

⑥“将”和“了”自相矛盾,去掉“了”。

(找对并改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3处得4分,4处得6分。)

20.有人建议把《阿Q正传》从现行教材中删去,有人却认为应该保留。对此,你赞成哪一种建议呢?结合课文内容或艺术特色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两点理由,不超过100字。(5分)

20.教材存删谈理由。(5分)

要求:明确表态赞成或者反对,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艺术特色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两点理由(3分);语言简明连贯,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2分)。

示例一:我赞成继续保留《阿Q正传》在现行教材中,因为(1)它通过生动的情节,成功地塑了阿Q这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的艺术典型。(2)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3)特别是小说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和它的严重危害性,成为了中外广大读者的一面镜子。

示例二:我不赞成继续保留《阿Q正传》在现行教材中,因为(1)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刻画的阿Q及其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都非常冷漠,读后让人窒息;(2)阿Q至死也不觉醒,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这些内容让人看不到革命的希望和光明。所以,应该将它从现行教材中删去。

示例三:《阿Q正传》有最突出的艺术特色,(1)即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2)白描的手法也很成功,表现在作品里,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经济、最简练的笔墨,把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非常突出的印象。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语,或夸张;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总之,这样的现代文学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