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2届天津市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编辑:

2012-05-02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评定文物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诵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6.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B.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身体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时代的发展,砚铭逐渐把艺术同人们的思想趣味和修身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赋予砚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B.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

C.诗词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诗词形式写成,一般不用散文写砚铭。

D.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传承情况可以考察的质佳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 “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②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③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③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④翳形术:即隐身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觇之 觇:暗中观察

B.倚剑危坐 危:端正

C.烛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 爽:心里踏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乃自卜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急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审视,则土偶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为犬血模糊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④公方骇,鬼则弯矣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3分)

(2)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2分)

(3)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3分)

14.阅读唐代诗人齐已的一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①。

【注】①“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说说这首诗着力突出了所咏之物的什么特点,据此再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赏析“风递幽香出”一句。(4分)

(3)诗人早年曾热衷功名,颇有抱负,但科举失利,未得酬志。从尾联可以看出他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愿?(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总角之宴,。(《氓》)

(2)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

(5),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