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5-03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饿乡记
管同
饿乡,天下之穷处也。其去中国不知几何里。自稻、梁、麦、菽、牛、羊、鸡、彘、鱼、鳖、瓜、果,一切生人之物,无一有焉;,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始极苦,不可耐;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天地。省经营,绝思虑,不待奔走干谒,而子女妻妾之呼号,人世讥骂笑侮之态,无至吾前者,徜然①自适而已。
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不幸而几至,辄自悔为人动。故非违世乖俗之士,不得至是乡;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 幸中道而反。昔周之初,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耻食其粟,由首阳山以去,至饿乡。饿乡之有人,自是始。至春秋时,齐有饿民②,却黔敖嗟来之食,翩然至是乡,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原宪为次,三子者皆几至是乡,而犹未达。及至战国,于陵仲子③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孟子讥之。自战国秦汉后,教化不行,风俗颓败。缙绅先生之属,以是乡为畏途,相戒不入。而凶年饥谨,祸乱迭作,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遭变故而误入是乡者,往往而是。梁武皇帝,天子也;赵武灵王,藩国王也;条侯周亚夫,将且相也。此其人皆尊崇富厚,志得意满,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入焉,岂非天哉!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入者同乎哉!
语日: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又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惟汉龚胜④、唐司空图、宋谢枋得之伦,立志忠义,先后至是乡。夷、齐辈得之,盖相视而笑,称莫逆交云。呜呼!饿乡何乡也?何其难至也若是?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考始末而为之记。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节)
注:①徜然:安然自得的样子。②齐有饿民: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春秋齐大夫黔敖呼饿民吃嗟来之食,齐饿民不食而死。曾子听说后并不赞同齐民的做法。③于陵仲子:战国时人陈仲子,居于陵,因不求人而断粮,三日不食,便不能坚持,爬上树去吃被虫子咬了大半的李子。孟子讥讽他不能坚守节操。④龚胜:东汉彭城人。渤海郡太守,光禄大夫。王莽篡位后,辞官归里,王莽遣使征之,胜绝饮食,积十四日而死。后文提及的司空图、谢枋得等皆为坚贞死节之臣。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 屏:去除
B.故非违世乖俗之士 乖:乖顺
C.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 逮:到、及
D.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 得:适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人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
可是世人认为饿乡开始很难到达,于是多方谋划希望能不去饿乡受苦
B.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
虽然曾子并不赞成饿民的做法,但(后世)评论的人都认为饿民是德行很好的人
C.于陵仲子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
于陵陈仲子立志改变风俗,希望成为饿乡人,可是才步行三天,最终就停止而返回
D.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人者同乎哉
可是他们怎么能与伯夷、叔齐及他俩以后那些立志自己进入饿乡的圣贤相同呢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以“饿乡”为喻,赞扬了守志之士宁可穷饿困顿至死,也不仰人鼻息、苟且偷生的可贵精神。
B.作者笔下的“饿乡”是一个理想圣境。在这里不须费神思虑、趋奉请见,无饥荒呼号之患,也不存在讥笑侮辱等丑恶现象。
C.本文广征博引,阐明人“饿乡”、不入“饿乡”与误入“饿乡”等三种不同情况,不流于空论,行文流畅,笔力健朗。
D.末段以“自得”与首段“自适”相呼应,赞扬了君子们“求仁得仁”而无怨无悔之境界,突出了自己到达“饿乡”之艰难。
非选择题 (123分)
更多内容进入:
标签:高考语文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