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数学 > 高考数学试题

人教版2014年高三数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编辑:sx_mengxiang

2014-11-06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三数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2014年高三数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1、已知全集 为实数集, ,则 =(     )

A.    B.     C.     D.

2、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B.             C.         D.

3、已知等差数列 中, ,记 ,则 的值为(    )

A.130        B.260         C.156        D.168

4、设直线过点 其斜率为1,且与圆 相切,则 的值为(     )

A.         B.         C.       D.

5、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4=0距离,则M点的轨迹是(     )

A.x+4 =0           B.x-4=0              C.       D.

6、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 ,②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③在 上是增

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     )

A.   B.    C.    D.

7、等比数列 的各项为正数,且 (   )

A.2+          B.8               C. 10             D.20

8、椭圆 的两个焦点是F1、F2,以| F1F2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椭圆恰好平分三角形的另两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9、对于定义域为 的函数 ,若存在非零实数 ,使函数 在 和 上均有零点,则称 为函数 的一个“界点”.则下列四个函数中,不存在“界点”的是(    )

A.    B.    C.      D.

10、已知椭圆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直线 与椭圆C将于两点M、N,且当 时,M是椭圆C的上顶点,且 的周长为6。设椭圆C的左顶点为A,直线AM、AN与直线 分别相交于点P、Q,当 变化时,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被轴截得的弦长为(     )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达到最小时,n等于_______________.

12、若A、B是锐角三角形的两内角,则 _____ (填“>”或“<”)。

13、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 ___

14、圆的方程为 ,过坐标原点作长为8的弦,则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写成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5、设数列 是由集合 ,且 , 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即 , , , ,a5=30 ,a6=36,…,若 =  ,且 , ,则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6大题,共80分. 解答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短轴长等于 ,离心率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a1=1,且点( )(n N*)在函数 的图象上.

(1) 若数列{bn}满足 =1,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在(1)的条件下, ,求 的前 项和

19 (本小题满分13分)

若直线 是函数 的图象的一条切线,并且切点横坐标依次成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1)求 和 的值;

(2)在 中, 分别是 的对边.若 是函数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且 ,  =5,求 的面积.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f(x)= +  ( ).

(1)若函数f(x)在x=1处有极值, 求a的值;

(2)在 (1)条件下,若函数g(x)=f(x)+b在(0,+∞)上有零点,求b的最大值;

(3)若f(x)在(1,2)上 为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  相切于点P(2,1),且与x轴交于点A,O为坐标原点, 定点B的坐标为(2,0).

(1)若动点M满足 ,求点M的轨迹C;

(2)若过点B的直线l′(斜率不等于零)与(1)中的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E、F(E在B、F之间),试求△OBE与△OBF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