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9-17
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南系列之历史篇
高三历史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总体战略的基础。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下面就第一轮复习的策略谈点粗浅看法。
一、阐释教材,着重加强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第一轮复习学生应从微观入手,基本按章节顺序把教材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复习,在注重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同时,着重认识和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二、钻研《考试说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加强对抽象知识理解的教学。
中学历史《考试说明》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依据。它对高考历史学科能力提出了四项九条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及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它既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也包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这些抽象知识是构成学科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学中如果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这些抽象知识,那么学科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如何挖掘教材中抽象的隐性知识呢?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论从史出,透析理论原理。
中学历史教材中隐含着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应以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对基本历史史实进行历史理性分析,阐释出隐含其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具体可以两个方面进行:1、学生要培养从史实中提炼观点。例如,复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①通过分析其爆发原因,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②通过大量史实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通过分析法国历史上“共和制”与君主制、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过程说明“人类社会是曲折地前进,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规律。④通过分析历史意义说明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性。2、以观点驾驭史实。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先把本章中所隐含的史学理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逐条列出,然后从教材中找出史实对号入座加以论证,这样学生就做到观点与史实的辩证统一,掌握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第二,对比分析,揭示共性和规律。
许多历史现象存在着不同点和共同点。教学复习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加以分析综合,认识历史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同时,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证和共性规律。例如,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史实,既可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又能揭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三、讲、练、评相结合,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精讲知识重点,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巩固。
近几年业的高考历史试题日益重视对历史概念、发展线索、阶段特征和知识结构的考查,与它们联系密切的知识往往就是考试的知识重点。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必须精讲这些知识重点,学生应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特征,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结构,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精选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复习完每一章节或单元后,应精选一些思维含量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的各类题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进行适量训练,使自己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第三,及时“评”讲,启发提高。
对每次书面训练,检测性考试卷及时评讲分析,针对学生自己在审题、解题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使自己在讲评中受到启发,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轮复习中,讲、练、评要有机结合,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这样扎扎实实地搞好了第一轮复习,就能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从而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天津高考文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