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新疆高考 > 新疆高考文综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技巧

编辑:

2016-01-22

2)组答案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例如:2007高考文综(一)第40题(历史)第 (2)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这一问中共有两个小问即“原因”和“影响”。考生在审完问题后,要根据分数迅速对“原因” 和“影响”各写几个答案要点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要迅速判断“原因”和“影响”的答案要点各在三个左右。

②系统化:组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例如:2006高考文综(一)第37题(历史)第(2)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答案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此外,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简单化:组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而,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专业化:组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组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3)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①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③条理化:这里的条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如:2007高考文综(一)第40题(历史)第(2)问“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中的顺序条理就是先“原因”后“影响”。二是次序条理。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包装精美,易得高分。

分析高考题型

提高解题技能

——2012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孙双武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

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有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

外延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无关。

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相结合,对二者要兼顾,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或者缺少角度,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要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2)](材料略,下同)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式学堂不断增多,留学教育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1)]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厩看,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逐步叙述,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千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特点类问题的解答,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一【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I)]描述1 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巾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实质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或目的,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且要做到精炼,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分裂,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统揽一切大权,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分别对待,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则要进行全面分析,角度多样,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紧扣题意是前提,分门别类是关键,根据要求是基础,全面综合看问题,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但此“祸水西引”政策,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扩大,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是必要的,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问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要求做到符合逻辑,论证严密,材料与观点统一,理由、论据充分。因此,解答此类问题,第一,要确定观点;第二,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也有“建设性”的一面,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致力于实践,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的引领者,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A"3l厂时代”,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要立足于一种观点,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1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ll·广东文综卷·39(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国情推进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按最高层次给分,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给1分。第二层次,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给2分。第三层次,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联系实际分析可知,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评价要全面,史论结合,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但新文化运动中,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发动民众,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批判传统旧道德,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对后来影响深远,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人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人手。

(1)审题。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按图索骥”,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做好破题准备。第三,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人分析。第四,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考生答题的航标,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诱发联想,启迪思维,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答题。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以史实为论据,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解析】第一问,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首先要确立比较项,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而在思想层面上,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作者:孙双武<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历史> 2011年3期)

2013高考历史备考:答题模板及考试技巧(1)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2013历史备考:答题模板及考试技巧(2)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