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5-26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精品小编准备了高考语文新闻阅读限时训练题,希望你喜欢。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访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哪位中国作家有望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远”,这样的话题近几年一直在中国国内争论不休。你怎么看待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心态?
马悦然(以下简称“马”):我想告诉中国的作家们,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要了。它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的,它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选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不能说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我们只是认为这个人写的东西是个很好的作品,就这样而已。现在这个世界上有500个作家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每年只能发一个。
记: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不同的文化,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如何能做到公正?
马:这是不可能的。标准很苛刻,作品文学价值要求很高。公平只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观念。
记:你虽然一再强调这个奖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事实上,一些中国作家仍然很在乎。
马:我现在每个月至少会收到15封信,给我寄稿子,要我把书稿翻译成瑞典文、出版,给他们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那你帮助他们了吗?)当然没有!因为我翻译的是我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喜欢的作品。
记:有一种说法,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一个障碍是缺少好的翻译家。你怎么看?
马:一个中国人,无论他的英文多么好,都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要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需要一个英国人,文学修养很高的一个英国人,他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更好地表达。现在出版社用的是一些学外语的中国人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个糟糕极了。翻得不好,就把小说给“谋杀”了。
记:你最近可有翻译一些中国作家的作品?
马:这段时间,我在翻译山西作家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连说两遍书名,语气轻柔)。译本在瑞典马上就要出了。这部小说,写的是山西北部山村的农民在“文革”时候的生活,他是用农民的语言来写作,非常动人。在1973、1974年,他们穷得要命,吃的都是土豆。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痛苦,精神上也有一种痛苦。(语气突然变得愤慨)中国要是没有办法把农民问题解决好,那中国就没有希望了(注:助手陈文芬说,马悦然前年去了作家李锐插队时呆过的山西邸加河村,目睹了当地一些农民的现状)。
记:许多人都知道你致力于研究、传播中国文学,却不知你也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
马:是的,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的乡愁。
1.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说说这篇人物专访之所以成为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采访的关于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
(2)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解独特、深刻。
(3)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层深入。
2.本文受访者马悦然先生对中国文学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爱中国文学,关注中国文学。结合文本。例:马悦然先生作为一个英国人,非常难能可贵地长期致力于研究、传播中国文学,特别是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他告诉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且评选也很难做到公正,不要看得太重。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碍是翻译太差,提出需要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英国人翻译中文作品。他还身体力行,亲自为山西作家翻译小说。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是充满期待的,但面对中国浮躁的现状,他又是充满忧虑的。
3.从文本看,中国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渴望,同时心态复杂。
(2)客观原因是我国从没得过这个奖项,主观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对这个奖项的需要还不强烈;改革开放以后,民族需要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同时,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理也增强了。
中国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总以为它是世界的中心,每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加上国人的期待,中国不少作家将获得诺奖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翻译的障碍,西方对中国文学有一定偏见,因此,对诺奖产生了不屑一顾的酸葡萄的感觉。这种心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作家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渴望得到世界的承认,但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制约,中国作家与诺奖仍然相距遥远,面对现实,国人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心理。
(3)对这种心态,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希望中国作家获得诺奖,中国文学早日走向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暂时没有获奖而不屑一顾,更不能妄自菲薄。(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宋祖英:“诚信”是社会公众人物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孙彦新李国利)演员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宋祖英说,“诚信”是社会公众人物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每个演员都应严于律己,努力做到德艺双馨。
“诚信”是这次“两会”的热门话题。宋祖英认为,要想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首先必须具备出众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赋予作品生机和灵性的核心和灵魂。
对观众关注的“对口型”问题,宋祖英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她说,如果电视导演在制作节目时,确定将以录像而不是直播的形式面对观众,那么,为了给观众一种几乎是完美的效果,演员“对口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挺好的一种节目制作办法。
宋祖英说:“让所有人不能原谅的,是在商业演出中,观众花了几十到几百元钱来,就是为了看演员的现场表演,如果这时‘对口型’就带有欺骗观众的性质,应该称之为‘假唱’。”
“每个演员都可能会碰到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宋祖英说,“商业演出中感冒了,可是事先已经答应了人家,有两种办法处理,要么跟大家说不能去了,要么在演唱前向观众说明:‘可能唱得不好,请大家原谅。’”经常去国外演出的宋祖英说:“中国几亿人的观众群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的,而且绝大多数观众 对演员很宽容、很支持,因此应该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珍惜观众的厚爱。”
宋祖英承认,演艺界确实有极个别的人不守职业道德。她分析说:“这不光是文化素质问题,有的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一定做得很好,有的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同样有颗善良的心。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跟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要看社会教育的好坏,随着社会道德建设水平的进步,相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恶意欠话费竟满不在乎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令人忧
近日,笔者在我市某大学附近卖手机SIM卡处看到,随着开学的临近,前来购买手机SIM卡的大学生络绎不绝。当笔者询问到他们的手机号能用多久时,得到的答案竟然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什么时候欠费了什么时候换号。据了解,这种恶意欠手机费已经为校园中很多大学生所津津乐道,每当他们的手机费快没有钱时,他们就开始拨打一些长途电话,让电信部门防不胜防。他们的这种做法,也使他们自身遭受到了严重的诚信道德危机。
某学校大二的张某不无得意地说:“我一学期就换了五六张手机卡,平均一个月一张,这还不算多的呢,我们寝室有一个哥们一学期换十多张呢。”虽然频繁换卡也会对平时与亲友之间的联系带来麻烦,但是张某还是非常满意,因为他认为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原来张某使用的每张手机卡都是欠费近百元才停机,停机后,他就丢弃原来的手机卡,在校外的卖卡处随意购买一张手机卡,进入下一轮的手机恶意欠费循环。据他告诉笔者,像他这样的恶意欠费族在他们学校大有人在。“我们通常在通过查询、得知自己的手机快欠费前,就拨打一些长途电话或者拨打声讯信息台,每次尽量通话到最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占了很大便宜,100元的卡我们就能当200元的卡用了。”张某“自豪”地对笔者说。
当被问到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道德时,张某不解地问,“这和道德有什么关系?既然现在大街上不用本人身份证就可随意买到手机SIM卡,就说明目前这方面的管理还有漏洞。我们这也是合理地利用规则给自己找便宜,因为我们还不赚钱呀。我一个学期大约能欠个几百元钱的话费,这不就是‘节省’这么多钱吗?就算我不用这种方法欠费,那么别人也会这么做,而且,我们在寝室都经常比谁欠的手机费多,如果谁欠得少那将是很没面子的,会被骂笨蛋的。”
儒家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诚信”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三层意义:其一,“诚”作为哲学范畴,是为真实,亦即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系指宇宙万物之实有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即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其二,“诚”作为道德范畴,是为诚实,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大学》将“诚意”列为“八条目”之一,而《中庸》更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载三达德以实行五达道的坚实基础。其三,“信”作为道德范畴和行为规范,是人的内在之“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亦即取信于人。故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因此,“诚”与“信”的结合,正体现了儒家所强调的为人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和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
从继承儒家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诚信观,完全可能成为全人类普遍接受并且身体力行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因而具有普世性。它无论对于处理国际关系、社团“诚信”,是建立和平友好、平等互利、良性合作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道德杠杆;对于一个国家、社会而言,“诚信”是国家取信于民、使社会保持和谐安定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一个单位、一项事业而言,“诚信”则可以说是立业之本,是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奉行的生存信条;而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则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提倡“诚信”精神,并在各行各业的实践中努力奉行“诚信”原则,建立起高标准的信用体系。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中,“诚信”将如同仁爱、和谐、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观念一样,成为融洽国际关系、促进国家发展、导正社会风俗、完善个人道德、提升民族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行为准则!
【注】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引句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演员假唱”与“大学生恶意欠话费”道德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都失去了“本然之道”的“真实”和“诚实”的道德品质。“演员假唱”是一种欺骗,“恶意欠话费”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都践踏了本然的人格品质。二、不能“取信于人”。演员的作品失去了来自于崇高道德情操所赋予的灵魂;“恶意欠话费的大学生”也在“诚信道德”的迷失中失去了道德价值。
2.你认为“为了给观众一种几乎是完美的效果”来解释“对口型”的问题符合儒家的诚信思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符合。作为一种节目的制作方法,不是对观众的欺骗,而是对艺术至佳境界的追求,这不违背“儒家道德思想”的“真实”,符合儒家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和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因为目的是“为了给观众一种几乎是完美的效果”,这种道德取向符合“儒家道德思想”的“信”(即“取信于人”)。
(2)不符合。结合“儒家道德思想”中“诚信”的内涵把握,言之成理即可。
3.请结合文本内容和校园道德现状谈谈“儒家诚信思想”在现实中的价值。
【答案】要点:①对文本内容的解析(主要是第二、三两个文段)。②对校园道德现状的认知(主要现象)。③儒家道德思想对于校园道德建设的实际意义。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限时训练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