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高考语文考前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编辑:

2016-06-04

⑦有宋一代,最能代表儒教的,是二程、朱熹的理学。二程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质,“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朱熹则进一步提出要“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程朱认为,理规定着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它同时也是仁义礼智之理,其主要内容即三纲五常。到了明朝,王阳明作为儒教的另一代表,传承的却是陆九渊的儒学一脉,“心即理也”,“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这些与禅学“呵佛骂祖”相类的语言,在程朱一派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因而,阳明本人是儒教的代表,那些提倡“赤子之心”的后学,以及再传弟子中的封建叛逆李贽等人,则应归入儒学范畴。

⑧清朝借僵化的儒教实行文化专制,使得不少学者埋首故纸堆,以校雠训诂为主的“小学”发达,民间儒学则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所坚守传续。同时,由元末明初以迄清末,更接近底层的儒学中,孕育出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被儒教视为“诲淫诲盗”、却广受百姓欢迎的四大名著。其后,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新解读孔子,目的是使儒教成为国教。他上书光绪,要求借鉴基督教之制立儒教为国教,在各乡各镇建立孔庙,规定每逢星期天在孔庙举行祭典……正所谓物极必反,反康最烈的,恰是其得意门生梁启超。他在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后认真反思,反过来成了民间儒学的代言人。五四运动将以“吃人的礼教”为核心的儒教付之一炬,而儒学则如凤凰般在火中涅槃,成为值得继承弘扬的传统文化精髓。

(选自2014年04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2.请指出文中①~③段4处画线的“儒学”中含义不同的一项(3分)

A.儒学(1)    B.儒学(2)    C.儒学(3)    D.儒学(4)

13.请指出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两项(5分)

A.在关于《论语》的某些矛盾之处的解释上,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意见对立。

B.孟子和荀子对于儒家思想学说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儒家出现不同流派的开端。

C.两汉时期,儒术独尊后的宗教化,将孔孟的言论神化为官方“绝对真理”,从而造成了思想僵化。

D.科举制的施行,使儒术正式演变为事实上的儒教,与封建统治制度互相支持。

E.周敦颐、陆九渊的传承者中有儒教的代表人物,而周敦颐、陆九渊并非儒教中人。

14.标题中的“一花”指什么?请作简释。(4分)

15.请以你所了解的苏轼生平和思想为例,简要说说文中第⑥段“儒学的另外一脉”的特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小题。

橙园里的老人

尤今(新加坡)

天空像是被漂染过一样,蓝得非常的均匀。蓝色的天幕下,有一个童话似的世界。

这是一个金光璀璨的世界。

无数无数的橙树,在公路两旁绿油油的草地上,蔓延成叫人惊叹的景观。丰满而圆大的橙子,在树叶枝桠间搔首弄姿,恣意炫耀它那灿烂的金黄。泥褐色的枝桠,为累累的果实拖得弯成了弓形,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

驾着租来的车子,在悉尼以南这条笔直的公路上驰骋,我这个在热带长大的人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刘姥姥,一边尽情地欣赏,一边忘情地赞美。

原来没打算停车,可是,那一幅骤然映入眼帘的滑稽“图景”却使我在忍俊不住之余停了车。就在路旁一座偌大的橙园里,有两个少年,在抛橙取乐。他们面对面地站着,中间隔着一段短距离,两个人的身畔,各各放置着一个大竹篓,竹篓里,满满的都是橙子。他们以极快极快的速度,弯腰取橙,挥手抛橙,有时两粒橙在空中相碰,“巴达”一声,齐齐掉下地来,两名少年,便发出了震天价响的笑声。

啊,暴殄天物!

下车看他们时,他们都停下了动作,喊:

“公公,公公呀!”

我这才注意到,不远处有间面积不小的木屋,有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坐在那儿微笑地看着我们。

彼此“嗨”“嗨”两声打过招呼之后,坐下攀谈。

“嘿,”我搓搓手,说:“您的孙儿,在橙园里打橙战,可真是别开生面呵!”

这老头,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我的“弦外之音”,他一听便懂,立刻应道:

“唔,你可能觉得他们很浪费吧?”

我还未开腔,他便接着说道:

“这座橙园,有整百年历史,树都太老了,结成的果实,酸溜溜的,没人爱吃,水果批发商不肯要,我只有贱价卖给罐头果汁制造商。”

“为什么不把橙树砍掉,改种别的呢?”我好奇地问道。

“改种别的?”他突然“呵呵”地笑了起来:“你知道我今年几岁了吗?”

我细细打量他,的确是不年轻了。一头银发,闪闪发亮,鼻翼两旁的皱纹,既深又多,延伸而下,把他阔阔的嘴巴猛力拖得向下弯弯地撇着。

“我七十五岁了。”他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我原本是在城市当工程师的,可是,大城市里人事的倾轧与斗争使我对于整个生活都产生了厌倦感,所以,我用六千元买下了二十亩种满了橙树的田地,开始农耕生涯……”

“六千元买二十亩田地?”我难以置信地反问他。

“是,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地价。”他多皱的脸,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我把二十亩地分成四组,两组保留原有的橙树,一组种葡萄,剩下的一组地,用来养鸡、养马、养牛。”

“哇,那岂不是忙坏了?”

“我的太太,非常能干。我们雇了一些帮手,而她,是总舵主。她忙里忙外,还给我养了四个孩子,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加上地价猛涨,我们才慢慢地把田地一组一组的卖掉,倒也赚了不少钱。我目前只留下一组五亩的田地。橙子,结了很多,就是不甜。”说到这儿,他的眼神,忽然间黯淡了下来,他用十指揉了揉脸,这一揉,不知怎的,居然把谈兴也揉掉了,他不再说话了。

前方,他的两名孙子,依然在抛橙取乐。圆圆大大的橙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奇异地幻成了一道又一道金色的光。

看着看着,老人蓦然又开口说道:

“我的太太还活着时,橙子不但结得多,而且,甜得很。五年前,她去世了。她一走,一切都好像不对劲了。”

傍晚带着些许寒意的风从林中刮了过来,此刻,老人的声音,听在耳里,带着一点呜咽的悲意;我赶快把目光移开,不敢再看他的脸,与此同时,速速转换了一个话题:

“您的孩子,时时回来探望您吧?”

“我的四个儿子,都是工程师,都在悉尼谋生。工作忙,很少来。”老人朝前方抬了抬下巴,挤出了一个很淡很淡的笑容,说:“偶尔,他们会派孩子来探探我,看我是否还活着。”

说这话时,老人的脸上,无悲亦无怨,像是冷静地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孩子们散落在林间的笑声,全然滋润不了老人早已干涸的心房。

我忽然悲酸地想到,老人活着,其实是在默默地等待着一个“永远的约会”。

告辞而去时,老人从低矮的藤椅里挣扎着站起来,说:

“等等,等等,我给你摘些橙子回去吃。”

推辞不掉,只好看他从屋子里取出了一个皱巴巴的大纸袋,踅到橙树底下,拣选圆大的橙子来送给我。在这一刻,他已全然忘记了他树上的橙子是酸的,他一心一意只希望能送点手信给我这个来自他乡的不速之客。这时,他的两名孙子已玩腻了抛橙的游戏,跑得无影无踪了。沾着夕阳余晖的橙子落了一地,竹篓也斜斜地倒在地上。老人采摘橙子的手,枯瘦多筋,还微微地颤抖着。选择橙子时,他的神情,专注得好似在与情人的眸子对视。一棵选不上,又蹒跚地走到另一棵去,双足碰到掉落在地上的橙子,他便温柔地把它们轻轻地踢到一边去。好不容易地采满了一大袋,递到我手里,淡淡地说:

“祝你旅途愉快!”

我抱着那一袋橙子上路去时,忽然想到,橙子由甜而酸的生长历程,不也正是老人一生的写照吗?

(选自《尤今自选集(散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6.文中画线句(“说到这儿……他不再说话了”)表明老人心情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试作简要分析。(3分)

17.文章两处描写老人的孙子抛橙取乐的场面,有何作用?(6分)

18.用“酸”(酸楚)来概括老人目前的处境,是否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意见。(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看,非虚构的麦家

记者:在2008年《风声》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时,你说过,四十岁前我渴望得奖,但四年前起,我改变了自己,我不再念想那些奖。现在你如何看待名利?

麦家:《大英百科全书》对“银行家”一词是这么解释的: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我觉得名利这东西差不多也是这德性,别去刻意求它,求不来的,来了也不要得意,可能不是个好东西。我深有体会,名气越大,写出好作品的几率将越小。

记者:在新书《非虚构的我》中,你专门把作家博尔赫斯作为单独一部分,可见他对你的影响。除了博尔赫斯,还有什么作家或者作品对你有较大影响?

麦家:不同时期喜欢不同的作者。一开始是塞林格,是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它刺激了我最初的创作。后来年岁增长,阅读增多,我开始喜欢茨威格、卡夫卡、福克纳,再然后就是博尔赫斯。如果有一本书一个作家令你眼前一亮,觉得他就是你的,至少在那个阶段,你要反复精读它,直到把他的文字变成你的血液。

记者:对一个作家来说,经验、观察和想象是不是很重要,哪个更重要一些?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