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策

推进高考公平 需公众参与博弈

编辑:lvzw

2012-10-15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推进高考公平 需公众参与博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高考(微博)的地区间不公平,是一个已持续了十数年的话题。我国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近年来也采取一定措施,比如要求重点大学在本地的招生比例不得超过30%,再比如增加贫困地区的名校招生名额。可尽管如此,各地招生录取机会的差异仍很大,这令公众颇为不满,也成为推进异地高考等教改的阻力。

我国高校的招生指标之所以难以顺利调整,主要原因在于招生计划由教育部门、学校主导制定,公众并没有权利参与讨论,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要让各地考生有平等的升学机会,必须打破这种决策机制,让公众参与利益博弈。

目前的招生指标制定模式,制约了教育资源不丰富地区的名校招生指标扩大。目前高校招生指标实行“基期预算”模式,即按以前的招生计划数决定来年的招生计划数。很多名校此前在一些省市的招生计划数一直很少,因此,要增加十分困难。以河南为例,假如某校在河南招50人,再增加40人,就扩招80%,可即便达到90人招生规模,相对于发达地区,其招生录取机会可能仍远远低于发达地区。

另一方面,名校近年来的招生,存在“大城市情结”,普遍认为大城市生源质量更为“优秀”。大学青睐发达地区、大城市生源,有三方原因:其一,认为大城市学生阅历多、见识广,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强;其二,不发达地区的贫困生比例高,增加对不发达地区的招生,将增加学校帮困助学的难度;其三,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不存在户籍问题,加之有父辈资源,就业问题不大,在就业率被视为关键性办学指标的当下,学校一般都很在乎生源结构与就业率的关系。

此外,各地的招生计划,主要由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公众参与极少。通常的情形是,招生计划确定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向考生公布,没有事先征求意见、听取意见、公示的过程,公众并无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考生只能按公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这造成的结果是,高考竞争激烈、录取指标少的地区,年年抱怨,可改观不大。

要解决各地高考录取指标不均衡的问题,无非两种思路,一是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之下,调整各地的招生计划。

要实行计划调整,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推动和学校的自觉。但是这不太可靠,以北大为例,2012年公布招生计划时北大声称要将数据“做小”,但在实际录取中,北大实际上动用机动名额将其“做大”了。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依靠公众参与来进行利益博弈。高考指标的确定,应举行听证会,公众有权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相关决策。这其中包括在大学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中包括人大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和社会贤达人士,大学的招生战略(包括招生规模和地区名额等)由大学理事会民主决策。

二是打破现行高考制度框架,取消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我国各地的招生录取指标不均衡、高考要按照户籍报名,是由各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决定的,只有取消这一制度,才能根本解决录取指标问题和高考报名户籍限制问题。

这就需要建立“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高考考试录取新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全国各地的考生参加统一的测试,再以统一测试的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自主结合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多元化因素(包括考生地区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综合评价、录取学生。这就把教育选择权交给学生,也就根本实现教育的结果公平。

不管哪条思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公众参与教育决策,赋予受教育相应的权利。这是解决我国当前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措施。离开了公众的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难以摆脱传统的思路,只可能在旧有框架下做文章。

上述内容就是由我们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推进高考公平 需公众参与博弈考”供大家参考,希望考生能够取得好成绩.

标签: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