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解读: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审视的时刻

编辑:sx_haody

2014-07-19

高考加分政策解读: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审视的时刻

高考加分政策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审视的时刻。最近的导火索是辽宁等省份的体优生加分乱象:本溪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1000多名,获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事件曝光后,当地成立调查组要求学生自查,辽宁全省1072名高考体优生中,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他们将按取消后的成绩参加高考录取。本溪的87名体优生中66人放弃加分。放弃加分的考生无疑有着极大的造假嫌疑,但他们不仅没有被进一步调查处理,还能全身而退、丝毫不影响录取。这无疑是一个恶劣的先例。

最近10年,关于体优生造假的公开报道就有18起,其中最荒唐的个案发生在四川,中学生50米蛙泳居然出现了“31秒”的离奇成绩,比全国冠军31.57秒的成绩还要高,后来当地回应“搞错了”。体优生只是加分的一种名目,然而也是项目繁多,武术、射击、游泳、足球等等,应有尽有。除了体育,细究各种堂而皇之的高考加分理由,恐怕你要惊呆:福建省闽侯县“出于对失地农民的关心”,对他们的子女报考大学城内高校降20分录取;黑龙江省曾规定,博士子女报考省内高校可按侨胞待遇,加20分;海南省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考生可加5分,同样的情况在贵州省甚至能加10分。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讨好”某些人群,轻易就能把高考加分拿来充当交易筹码,这让教育公平情何以堪?

高考加分或优先录取方案,最初就不是单纯的教育政策,其中更多的还是非教育因素的考量。1956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统一招生录取、分配办法》对优先录取的分数优惠幅度首次作出明确规定: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优先录取的对象有五类:(1)工人、农民、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工农干部;(2)复员建设军人、转业军人;(3)参加革命工作满三年的在职人员;(4)烈士子女;(5)少数民族、华侨学生、香港澳门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国家对上述考生的倾向性。

如果说高考加分政策的最初立意,是出于对特殊(弱势)人群的帮扶以及民族团结的考量,有积极的国家意志和道德价值,那么今天,经过不断升级细化的买分利益链十几年来的淘洗,这两方面的积极意义都已经所剩无多,有的甚至演变成了逆淘汰,社会影响恶劣。一些地方明码标价卖分,比如辽宁,足球体优生资格出价4万、游泳8万。和经济适用房相类似,现实中,加分更多被优势阶层获得,他们好上加好,而特权人群更是有办法搞到能加分的户籍身份,挤占真正弱势考生的加分名额。有些人看到了商机,高价招收考生举办特殊的体育比赛,和腐败官员一起批发量产加分考生。加分政策在现实操作中的变形与变味,以选优为名,其实塑造的是一种特权。

高考既然是统一考试,就应该确保公平公正,统一性的加分显然是不够公正的,应该尽早废止,代之以更实事求是的、成系统、有差别的优先录取方案。无差别的统一加分,将高考考分与优惠分混为一谈,并不科学。高考加分乱象有治标和治本两策。发生一起,查处一起,以儆效尤,是为治标。辽宁对涉嫌造假的考生显然是姑息了,对后继造假者没有敲响警钟,有的只是默许和纵容。治本之道在于瓦解统一加分的机制与土壤,将优先录取以及核查的权力还给各个学校,引入更加通畅的公众监督机制。目前很多大学正在实行的自主招生考试就是既实现了加分,又能较大程度确保公正的录取模式。如果暂时还废止不了加分政策,至少应该赋予各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分设校内外监督机制,如此才能稍稍约束跑偏的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解读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政策大纲栏目!

标签: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