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4-20
全媒体化人才大受欢迎
以往,传统新闻工作者大都毕业于相关专业。可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新闻制作数码化及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日益上升,传统、专业的新闻文化正在受到挑战。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一篇突发事件的报道,乃至一篇深度报道。所以,一个新词出现了——“新闻民工”。从事媒体业八年的老记者,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林伟笑言:“这虽是互联网大潮冲击下的媒体从业人员对自己的戏谑之称,却也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以往擅长的领域正在逐渐受到蚕食。”
那么,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真的无用武之地了吗?非也。
事实上,人才市场不是不需要新闻专业人才,而是需要适应国际化潮流,掌握信息化手段,灵活应用的全媒体化人才。
从记者的信息获取渠道来说,能够熟练阅读国外媒体信息,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的人,更容易获得大媒体的青睐;从交流工具上来说,现在的采访渠道已经不局限于面访、电话和邮件了,在线采访、微博采访、微信采访成为了新的更迅速的沟通方式,这也是媒体人必须适应和掌握的;从发布平台上来说,即便是新华社、人民日报这种中央级媒体,也是纸媒网媒同时发布的,甚至网媒会第一时间发布快讯,由此可见做一个全媒体化人才的重要性。
三、报考指南
内向考生谨慎报考
综合上述对新闻学专业的介绍,本专业学生最好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果考生偏内向,须谨慎报考新闻学专业,以免出现学习不适应和工作不好找的情况。
也就是说,外向的考生更适合从事新闻媒体、公关、广告等行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也需要提前了解。
不同高校培养各有特色
新闻学专业的培养内容,由于高校专业设立背景以及特色不同,各高校也有不同的侧重。新闻高校界素有“北人大,南复旦”之称,人大和复旦的校友资源也十分丰富,各地重要媒体都广有分布。一般来说人大比较重理论,人文功底深厚,在北方名气响亮;而复旦重实践,综合实力强劲,在南方名声卓越。
其他高校也各有特色,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必修课就包括了广播新闻与节目制作、电视新闻与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课程,这是其他高校一般没有开设的;又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法制新闻记者、编辑和宣传、文化管理工作者。在报考新闻学专业时,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各校的具体方向、专业特色和就业去向等信息。
2015年高考专业选择解读:新闻学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专业选择栏目!
标签:专业选择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