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12
1.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文学的寄主”下个定义。
2.对于文本,有以下五个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做精当的评说。
A.她是一枚被瑞典皇家委员会发现的化石。
B.基于个人作坊式的书面文学,正在迅速老去。
C.忘记。
D.中国文坛充满了垃圾,但文学本身并不是垃圾。
E.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更加瑰丽的“物种”。
3.文中“千禧年就是一座巨大的界碑,向我们描述了临界点的存在。”,请你代为“描述”这一“临界点”的存在。
4.本文题目为“关于文学和它的寄主的故事”,但是全文通篇没有提到“故事”,请你分析一下这“故事”有什么意味。
5.读完全文,请你就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自数1000以上。
鄙人恰好有朱大可先生的《流氓的盛宴》一书,读完后也感觉他的观点颇偏激。我对第二题的B是持否定意见的。另外转载了天涯社区中东行康子的观点:
老实说,我不太赞成这位新锐关于文学的新寄主的观点,文学寄居于影像和游戏等新媒体,是否改变文学的审美的标准和气质,如此描述性的文字并不能让人信服,朱大可的观点被包装上一些新锐词汇后变得有种魔幻般迷人的力量,在新媒介覆盖下的人们多会迷幻于这种描述性的文字中,我估计朱先生当下正在被各种新媒介的新兴游戏所包裹或者诱惑,而可能在梳理这两者关系的时候迷失了一个学者应该有的理智,以文字媒介和影像媒介为例,合流的可能性与其分流而带来的各自的个性的强化的可能性,永远是无法简单论断的问题。文学如果在影像的外衣下蜕变,那只意味着文学的消失,我倒觉得,文学面对各种不同群体的分流而呈现的个性化的“定制阅读”,可能更是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向。中国的文学事实上从来没有这样分化的阅读群体过,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喜欢韩寒的不喜欢残雪,喜欢海子的不喜欢“梨花体”,马悦然吹的作家就是没有掀起全民狂热,而多丽丝·莱辛,更多地抓住了女性群体。文坛上几个作家一统江山的时代一去不返,而在这种分化格局中,文学的欣赏样式发生深刻嬗变,其中或许就有一支如同朱先生所说的与影像文化等合流的趋向,朱先生把一个支脉当成全体性的判断,有些言过其实。
数学(只选择两道题目):
原第8题第1小题:证明任意四面体至少存在一个顶点,使得过该顶点的三条棱可以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原第10题:定义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为格子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对称中心是原点的矩形,证明面积大于4的该类矩形至少包含除原点外的两个格子点。
标签:自主招生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