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onghk
2019-02-12 15:35:24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学好高一化学的三字诀,这三个字分别为:观、动、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一)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re5ygrwh、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化学复习方法
一.紧扣双基,夯实基础,是总复习的根本和基础。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的分析,我们感觉到试题没有超越教学大纲,严格遵守考试说明的要求,紧扣了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大胆创新考试形式和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高考基本精神没有改变,那就是培养创新能力没有改变,难、易、中档题数量比例基本没变(容易题占20%/,中档题占60%,难题占20%)。增加了灵活性和可选性。有利于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
基础题和中档题占80%可见双基的重要性,只有基础扎实,思维灵敏,知识面广,答题规范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在章节复习阶段,学生的双基是我们老师要狠抓的主战场。具体地说,我们的一些做法是;
1、教师要认真研究“一本二纲三题”
在章节基础复习阶级,教师自己要深入研究“一本”(一套课本),明确每个章节的主干知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明白什么可以讲,什么可以不讲,讲到什么难度,什么广度 。明白考什么,考到什么层次,是了解,还是理解,还是综合运用;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明确告诉学生考试的方向及主干知识,使学生明确复习的目标,便于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生动化,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2、让学生听懂,然后再现理解,最后从模仿走向创新。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简直是胡说,典型的外行人说的话,说此话的人一定是学文科的或学理科学生中层次比较低的人。大学化学专业要学好,要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否则化工、物理化学和量子化学无法学下去以至于毕不了业的大有人在。没有理解,不可能产生长久的记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听懂你的课,理解你讲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老师所讲的写出来,能写出来就是掌握了,写不出来的全是神马浮云,根本不可能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多做几次练习,就可以走向创新层次。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机械再现——理性感知——实际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并提高能力。本质上就是让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要让知识“生成”,这样学习化学之路才能长久。否则,高中毕业就是化学学习中的末路或终结。
3、章节复习要做到线条化,纲络化,做到“厚薄”结合
要掌握主干知识,必须让学生构造基本知识的线条,使知识有序化。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时,我们让学生以元素周期表为指导,弄请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教材中单元知识为主线,一般来说,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非金属按“无氧酸盐——氢化物(无氧酸)——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顺序来展现;抓住同一物质的因果线,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制法(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存在、保存等。
老师讲课时要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使教材“厚”起来;通过上述的“一表两线”使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合理化,进而形成网络,让书读“薄”,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4、分清重点和难点,强化“点面结合”的学习方法
章节基础复习阶段,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注意点的学习,即代表物(或代表元素)的学习,它才是重点;以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为重点;以化学语言表达而不是汉语言文字表达为重点。而次要的,是了解性质的。不能多花时间。凡是学生听不懂或者难懂的东西就是难点。难点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可能存在“卡壳”,会出现一时转不过弯来的现象。因此难点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如果大家都公认某个知识是难点,那也就不是一般的难点。
二、确定分块专题,力求重点突破
章节基础复习完成后,再进行分块复习。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本实验和化学计算五大块,根据五块再确立各块专题,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是知识的小块整合,是学科内的小综合。我们认为确立以下专题,进行二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化学用语;化学常用计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综合实验基础;物质结构和性质;化学计算基础。
精选试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老师多设置一些“一题多变”的题,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高考试题变化的适应性,减少恐惧感。教师讲评时要重基础重思维,重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指导审题方法和并传授经验。
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完成“从单一到小块,从部分到整体,从记忆到理解,从模仿到应用,从单向到综合”的转变。使学生的知识掌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科内综合
在章节复习和分块专题复习的基础上,要完成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整合,必然要进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是全方位的,力求不出现盲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学科内综合试卷题量相对较多。有难、易、中档题分布,考查比较全面,系统,这是它的优点;也有缺点,那就是时间相对较长,思维相对单一,不用转换思维只用化学思维。绝大多数学生比较适应这样的考试,如果只进行这样训练,将不利于学生在理综条件下的高考。学科内综合训练也要形成体系,每份试卷要有所侧重某块知识,并依次轮换,保证试卷的完整性,避免出现遗漏。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