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化学 >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

精选化学高二暑假作业试题

编辑:sx_zhangjh

2014-08-29

精选化学高二暑假作业试题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化学高二暑假作业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并祝各位同学在暑假中过的快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09·上海高考)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

解析:由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D2O===2NaOD+D2↑,可知9.2 g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0.2 mol D2,一个D原子中含1个质子、1个电子、1个中子,故0.2 mol D2中就含有0.4 mol质子、电子和中子.

答案:B

2.(2010·潍坊模拟)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光亮的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的Na2O2.

答案:C

3.(2010·洛阳模拟)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解析:Na2O2和呼吸气中的CO2、H2O可反应产生O2,适宜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答案:D

4.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

解析: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产物分别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OH和CO2,相对用量不同可生成碳酸钠(碱过量)或碳酸氢钠(CO2过量);C和O2反应时也与相对用量有关,生成CO(氧气不足)或CO2(氧气过量).

答案:C

5.(2010·汕头模拟)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3∶2 B.1∶2∶1

C.1∶1∶2 D.1∶1∶1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O2+2H22H2O计算可知,Na与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只有A项符合.

答案:A

6.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下述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  )

①氧化钠 ②过氧化钠 ③氢氧化钠 ④亚硫酸钠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解析:根据变化计算增重:

①Na2ONa2CO3、②Na2O2Na2CO3、③NaOHNa2CO3、④Na2SO3Na2SO4.

答案:B

7.使5.6 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 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4.48 L气体的质量是(  )

A.6.4 g B.8.2 g

C.6.2 g D.8.8 g

解析:由差量法得出5.6 L CO2没有完全反应,只消耗了0.1 mol CO2,相当于损失了0.1 mol CO的质量,0.25 mol×44 g/mol-0.1 mol×28 g/mol=8.2 g,B正确.

答案:B

8.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 g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则固体质量增加(  )

A.2 g B.1 g

C.18 g D.无法计算

解析: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将两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加得:CO+Na2O2===Na2CO3,即被CO“吸收”的O2又在下一个反应中完全“释放”了,相当于CO全部进入Na2O2固体中,即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CO的质量.同理:将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相加得:H2+Na2O2===2NaOH,即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H2的质量.

答案:A

9.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银白色:NaNa2ONaOHNaOH浓溶液

发生反应: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9H2O+2NaOH+CO2===Na2CO3·10H2O

④Na2CO3·10H2O===Na2CO3+10H2O

由以上反应方程式可知D不正确.

答案:D

10.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少量过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的pH不变,有O2放出

C.溶液的c(Na+)增大,有O2放出

D.溶液的c(OH-)增大,有O2放出

解析:因烧碱溶液已饱和,所以溶液的pH、c(OH-)和c(Na+)都不变,而过氧化钠可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O2.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5分)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滴有酚酞的水.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投入煤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加入水后的现象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检验产生气体是否是氢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一类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可以用加热法,在加热前要关闭漏斗上的活塞.

(2)(3)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同时产生的气体使钠粒上下移动.

(4)由于滴有酚酞,生成的NaOH呈碱性,下层液体变红色.

(5)检验是不是有氢气产生,只要验纯后点燃即可.

答案:(1)关闭漏斗活塞,将导管浸入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一段时间,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或其他合理答案)

(2)沉到底部

(3)剧烈反应,产生气泡,钠在两种液面间反复运动,直至消失;其原因为钠的密度介于煤油与水之间,且反应中产生气体

(4)下层溶液变红色

(5)打开止水夹,检验纯度,然后在导管口点燃,呈淡蓝色火焰

12.(12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为证明Na2O2可作供氧剂,即证明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则装置A应是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B为除杂装置,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是主体反应装置,Na2O2与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O2;D为吸收剩余的CO2气体的装置,选择NaOH溶液吸收;F是收集并验证O2存在的装置.

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

(2)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气体 C 过氧化钠 反应生成O2 D NaOH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2Na2O2+2CO2===2Na2CO3+O2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13.(11分)三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A.Na2O2和NaH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HCO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 mol.将它们加热至300℃,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

(1)写出各容器中残余物质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盐酸与残留物完全反应,则消耗盐酸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A,2NaHCO3Na2CO3+H2O+CO2↑,1 mol NaHCO3分解生成0.5 mol Na2CO3、0.5 mol H2O、0.5 mol CO2,0.5 mol CO2与0.5 mol Na2O2反应生成0.5 mol Na2CO3,加上NaHCO3分解生成的0.5 mol Na2CO3共有1 mol Na2CO3.剩余的0.5 mol Na2O2与0.5 mol H2O反应生成1 mol NaOH.对于B,NH4HCO3NH3↑+H2O+CO2↑,生成的1 mol CO2正好与1 mol Na2O2反应生成1 mol Na2CO3.对于C,Ca(HCO3)2CaCO3+H2O+CO2↑,生成的1 mol CO2正好与1 mol Na2O2反应生成1 mol Na2CO3.

答案:(1)A.NaOH和Na2CO3 各1 mol

B.Na2CO3 1 mol C.CaCO3和Na2CO3 各1 mol

(2)C>A>B

14.(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

丙:Na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的推测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 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填“100 mL”、“200 mL”、“500 mL”或“1000 mL”).

解析:(1)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正确与否,关键是理解三者推测所利用的基本原理:甲同学是从温度的高低入手考虑的,可以考虑若温度降低后溶液是否变红来进行验证;乙同学是从NaOH溶液浓度的大小入手考虑的,可以设计实验改变NaOH溶液浓度后进行验证;丙同学是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漂白)角度考虑的,可以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还存在酚酞进行验证.

(2)选用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该从安全和测量值准确等方面考虑,要测量气体的准确体积,必须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而a装置冷却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要选b装置.选用量筒的量程,也涉及到精确度问题.要依据题目给出的2.6 g Na2O2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理论上可能最多产生氧气的体积(373.3 mL),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筒.

答案:(1)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 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或加较多的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 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

(2)①b 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减小实验误差 ②500 mL

以上就是化学高二暑假作业试题,更多精彩请进入高中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