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xingt
2013-03-22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历史二单元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历史二单元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徐汇中学姚红老师提供)
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时间和战争过程。
知道美国参战的过程,理解美国参战的实质。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其战争本质。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形成和重要性,从而初步学会用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国际关系。
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初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历史思维。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残酷的战争中思考如何理性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杀戮,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 在战争初期,美国政府曾宣布“中立” 。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德国军舰袭击美国民用船只事件,你觉得美国还会继续保持中立吗?
不会。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保持“中立”的有利地位大发战争财。1917年,战争双方已精疲力竭,美国认为这是自己捞取战利品,参与战后分赃,争夺世界霸权的有利时机,所以,“卢塔尼亚号”、“孟菲斯城号”、“伊利诺斯号”等事件就成为了美国参战的有利借口。
2. 试分析有哪些因素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帝制,试图退出战争;
(2)美国参战;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战争;
(4)交战各国精疲力竭,人民的反战运动高涨;
(5)奥地利投降;
(6)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推翻帝制。
(二)探索与争鸣
有人认为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德国的失败,也有人认为战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导致了德国的最后失败,你的看法呢?
参考答案: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从两大军事集团的综合实力来看,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实力不如以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所以第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有时战争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双方的硬实力,有时其他的一些因素也会深刻影响战争的发展方向。比如,比利时的顽强抵抗打乱了德国的军事计划,凡尔登战役对德国的巨大消耗,美国的过早参战,苏俄退出战争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导致了德国的最后失败,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第二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中国中学钟北京老师提供)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巴黎和会上“三巨头”的分歧和《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知道国际联盟的产生时间、主要机构和宗旨。
知道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一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利弊,和凡-华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具体历史史料,帮助学生掌握辨析、综合、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战争与和平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对华盛顿会议上中国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的热情。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课本内附题目
1、史料选读的问题
你认为《九国公约》对中国是利还是弊?
答案:利大于弊
2、读图学史(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疆界的变迁)
请问一战后欧洲新出现了哪些国家?
(二)练习与测评
1、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必须根据旨在就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提供相互保证的专门盟约,组织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机构。”——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身上剥下来。”——托马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
(1)、请结合材料一和二来分析为何作为国联积极倡导者的美国最终未能成为国联的创始国?
答案:
①一战后的美国仍然不具备成为世界“领袖”的条件
②威尔逊倡导成为国际组织旨在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组织,但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有一票的决定明显有利于老牌殖民地国家英国和法国,美国当时海外没有殖民地。显然,英、法将成为国联真正的操控者。
③一战后美国国内的外交政策认为,美国既然无力主导世界,也无须承担过多的世界义务,不如回国先搞经济建设。
(2)、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威尔逊理想的失败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的理解,并请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
答案:
①美国未能加入国联,威尔逊理想的失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未加入国联,给许多不想加入国联的国家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国联缺少大国的支持,在日后处理国家纠纷中频频失手,根本无法实现对某一国家的经济制裁。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妥协的产物,美国一战后的实力在政治舞台上未能完全压倒传统的欧洲大国。
2、请从政治、经济、海外殖民等方面归纳战后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所取得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
答案:美国:(取得与英国相同的海上霸权,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逐步上升;
经济上,国内出现“柯立芝”繁荣,世界贸易超过英国居首位)
英国:(政治上的霸权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经济上,由债权国沦为债务国;
殖民地体系日趋瓦解,由日不落国变为英联邦)
法国:(政治上,成功通过凡尔赛和约肢解德国,确立了自身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提议签署《洛加诺公约》)
德国:(综合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巨额战争赔款难以支付)
(二)探索与争鸣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合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法国元帅福熙在当时就说:“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战”。你是如何来理解这两句话的?
提示: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也为日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了许多隐患。作为凡-华体系产物之一的国联,既缺少美、苏等大国的参与,也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缺乏广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凡-华体系对德国给予过于苛刻的惩罚,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凡-华体系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因分赃的不均内部产生矛盾,此外,该体系牺牲了弱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日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驱动力。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二历史二单元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频道: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