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2013-2014高二历史期末测试卷

编辑:

2014-01-14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3)以上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史实,请问其原因各是什么?(4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4)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在制度上有何创新?其意义如何?(3分)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的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27.(16分)民族复兴之路往往充满艰难曲折,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古老的北京城,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一一《向中国开战》。

(1)该宣传画反映出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2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3)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4分)材料四所指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

(4)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由北京举办时,北京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假如你是当时北京奥申委的委员,请你简要向国际奥委会说明北京申请主办奥运会的理由。(2分)

2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1)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5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2008、7

一、选择题(50分)

1—5 BABCC 6—10 DDCCA 11—15 BCAAB

16—20 CADAC 21—25 ABCB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

(1)六国:韩、赵、魏、楚、燕、齐;(两个国家1分,共3分)分封制(2分)

(2)秦朝:郡县制度。(1分)元朝:行省制度。(1分)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3)第一次: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占台湾。(2分)第二次:1946—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2分)(答出冷战因素亦可酌情得分)

(4)创新:一国两制。(1分)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1分)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分)

(5)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2分)

27.(16分)

(1)形势: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分)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②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或: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2)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摆脱外侮,实现民族的复兴。(2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

(3)原因:①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坚持内战独裁(2分)。②文革结束后,国际形势趋缓,共产党总结经验,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表现: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综合国力增强。(2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