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5-14
2014年历史高二下册试卷
历史高二下册试卷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右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封建亲戚,以番屏周”
B.长子有权力、地位的世袭权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2、近来穿越剧非常流行。热播于2002年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讲述的是两位现代女性穿越到明朝朱元璋时代,她们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设中朝,限制相权 B.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D.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3、孔子说,(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兴盛;得不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衰落。选拔人才对国家统治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属于汉代的是( )
A.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 B. 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C.通过层层考试进入官场 D.中正评定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4、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
5、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6、“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 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通过本条款所规定的特权英国在中国攫取的新权益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英国从中国处获得2100万银元的赔款
C.在上海销售英国商品 D.在广州开设工厂
7、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
8、近代中国遭受了外来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军民掀起了抵抗侵略的斗争。下列告示中,反映民众自发掀起的斗争有( )
①“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向 惨毒之害也!”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③“扶清灭洋” ④“阖舰俱尽,义不独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9、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C.工农武装割据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10、中共洛川会议上作出决定:“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反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促使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共自局部抗战之后做了不懈的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一宣言 ②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改编工农红军 ④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②③
11、右面图片描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历史进程中所发生大事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由于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造成的
B.实现了革命中心的转移
C.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留了骨干
D.途中实现了中共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
12、下列事件中,与右图蒋介石和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所反映的精神相符的有( )
①国民革命 ②南昌起义 ③合作抗日 ④红军长征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意义的是( )
①反割台斗争 ②五四运动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实现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D.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5、1979年1月29日,邓 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B.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16、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末 C.20世纪90年代初 D.21世纪初
17、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 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18、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了这种思想的是(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倡导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首次会晤参与
D、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9、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下列有关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
B、经济上,按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C、从四个等级中各选一百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D、设立“陪审法庭”作为最高法院
20、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21、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之所以称它为“革命”,从政治文明的演变看,主要是因为( )
A、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B 、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C、英国君主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D、 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22、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 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23、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它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
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马、恩的亲身实践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某同学在自学“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5、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第一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了暴力革命理论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6题20 分;第27题12 分;第28题18 分,共50分)
26、(20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程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说明西周的地方制度实行后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堆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材料三 1781年3月生效的《邦联条例》显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是它所建立的仍是13个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按条文,邦联议会拥有宣战.媾和.缔约. 建立商务关系……等权力,但这些权力的实施要经过9个州的同意方能生效。……邦联制对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独立后它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它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这就给美国的商品涌入以可 乘之机,并影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4分)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话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近现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 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8、(18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
逃脱惩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盖民所不得自由者,必其事之出乎也,而及乎社会者也。至于小己之所为,苟无涉于人事,虽不必善,固可自由,法律之所禁,皆其事之害人者。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夫求利于上,而不求便其民,斯法因人立,其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既不便民矣,将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未有国不安而其上或利者也。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四册)•按语》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1)试以《秦律》为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律令的主要特点。(4分)
(2) 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请指出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严复提出的法律思想,并简析这些法律思想的进步意义。(4分)
(4) 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2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