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2-24
多数时候历史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必修三历史第七单元质量检测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济南模拟)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这一信息可以判断出当时处于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从“发展空间技术”这一提示,可排除A、B两项;D项的时间是2003年,显然应选C。
答案:C
2.(2012·合肥模拟)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中国并不是世界超级大国,故A错;C项错在夸大了航天科技的作用;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仅强调了航天技术,而科技包含面很广,故D项不符合材料。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2·锦州模拟)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探究能力。“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应该是指新中国领先
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南优2号”杂交水稻能达到这一高度。
答案:D
4.(2012·吉林模拟)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2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贡献
C.图3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图4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浑仪属于观测天象的仪器,地动仪才是观测地震的仪器;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属于和平利用核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是“文革”推动的结果;神舟5号发射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答案:D
5.(2012·曲阜模拟)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答案:D
6.(2012·嘉兴模拟)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注意时间信息以及人物信息,题干关键信息在于“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D两项;材料中反映出我国当时克服了李森科学派打击其他学派的学术政治化倾向,因此C项是错误的;故选A项。
答案:A
7.根据老舍同名经典话剧改编的电视剧版《茶馆》于2010年
7月正式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后引起观众热议,有关《茶馆》
的命运,如右图所示。其中《茶馆》的重生主要得益于( )
① “双百”方针的贯彻 ②“二为”方向的指导 ③国家政
府设立的戏曲艺术方面的政府奖的鼓励措施 ④破除“文艺黑线
专政”的鼓噪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茶馆》的重生是在新时期。在新时期,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下,文学艺术创作同时,原有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国家设立的一批文化艺术奖也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故①②③正确。④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排除。
答案:B
8.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A项错误;题干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故B项错误;D项是教育的性质但没有目的。只有C项既表达了性质又说明了目的,符合题意。
答案:C
9.(2012·绍兴模拟)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正在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他们翻阅了许多材料,其中包括以下四幅插图。请问以下插图所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是
( )
A.②③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上山下乡是196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在全国掀起的运动,①可排除;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工农速成中学等相关措施,②正确;1970年,中共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③可排除;高考制度恢复是在1977年,因此,④与题意相符。
答案:D
10.(2012·广州模拟)“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解析:题干1978年学子“跨入大学校门”的时代背景是“文革”后,邓小平复出,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A、C、D时间上都与题干不符。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底召开的,故A错误。科教兴国战略、“211工程”出现在20世纪末,故C、D错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为青年人提供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所以出现了题干所述情景,故B正确。
答案:B
11.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
高二年级必修三历史第七单元质量检测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