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8
2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
23.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24.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25.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发生在1943年7月
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
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
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26.【加试题】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来又发现刘向(汉)的 《烈女传》 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
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
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
27.【加试题】右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
②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的标志
③长城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柏林墙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
④长城和柏林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象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8.【加试题】 《全球通史》中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战争继续得越久……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当时列宁提出的要求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9.【加试题】马恩河战役后,交战双方陷入持久的阵地战,对此,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强
B.德国的海上优势被削弱
C.俄国在东线发动了进攻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30.【加试题】它是颐和园全园中的最高处,它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拱券砌成的,没有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这座建筑是
A.佛香阁 B.智慧海 C.排云殿 D.德辉殿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从帝制转民治”这一社会巨变的性质。(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建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四千年来”的政治发展趋势。(5分)
32.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
(1)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③是什么?并概括③的意义。(4分)
材料二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公布如下: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其中,1969年前成立的6个,1970—1979年成立的6个,1980—1989年成立的20个,1990年以后成立的69个。
——李琮等:《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4分)
材料三 各国人民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胡锦涛
(3)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2分)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人民版必修一教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初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符合上述原则?并指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4分)
材料二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国策形成的过程。(5分)
34.【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主教堂的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虽然教堂的整体平面型制仍是拉丁十字式,但教堂穹顶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先体现了设计建造者的革命精神。……而穹顶的建成则是对神学教条的蔑视……这座穹顶都富有首创性,它轻快而明朗的轮廓,使人的压抑之感荡然无存……
——陆运洪《浅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堂建筑艺术》
材料二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设计建造者”是谁?并列举这一时期具有同样“革命精神”的教堂及其设计者?(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8分)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