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9
16.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广泛接受的是( )
A.道德和政治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B.正义这个原则对于个人、阶级、国家是一样的
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
17.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 ( )
A.中央集权 B.整顿社会秩序
C.创办近代工厂 D.建立海军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19.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20.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 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 )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2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22.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C.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23.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限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施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24.唐太宗说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基于这样的认识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仁义为本,制定唐律 D.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25. 华盛顿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被称为“国父”,主要是因为 ( )
A.他的名字与美国首都名称相似
B.他起草了《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
C.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题10分,42题17分,43题12分,44题11分)
41.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2分)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42. 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6分)
(2)据材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一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6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6分)
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5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2分)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