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同步练习

人民版高二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同步练习(上册)

编辑:sx_zhanglz

2016-08-25

同学们觉得功课学起来有难度呢?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编辑了高二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同步练习,帮助大家轻松愉快地学习高中功课,请同学们参考下文!

明末清初,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④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针对

A. 儒家学说    B. 孔子的思想    C. 理学宣扬的道统观念     D. 明朝专制统治者

【解析】李贽主要是反对程朱理学倡导的封建纲常伦纪,不是反对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而是反对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仍然以过去的孔子思想来作为衡量是非的主要标准。

“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糠。”李贽这段言论的核心思想是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C.主张男女平等    D.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

A、破除对孔子迷信的思想      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卑的传统观念

C、抨击封建道德观念          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有言:“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与他的这种精神最为类似的是

A.董仲舒    B.李白    C.朱熹    D.李贽

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C.对儒家思想不应一味尊奉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C.认同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     D.反对遵循仁义道德

古代有一个学者,他认为“学百姓”也就是“学孔子”,学得“一般吃饭”、“一般睡觉”的百姓日用之“常情”,即是“学得一个真百姓”,“才是一个真学者。这个学者的思想可能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

A.老庄道学    B.魏晋玄学     C.程朱理学    D.阳明心学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岳麓版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后练习(上册)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