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8-02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4)题(25分)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
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
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
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
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
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
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
(摘编自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相关链接]
①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
②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B.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
C,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
D.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哆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6分)
(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母亲为了让女儿知道桃花长什么样而包下一座山的行为,引发热议,有人认为“疯妈”太有勇气了,也有人对此 ,嘲讽说你女儿要想认识大海,还得把太平洋圈个圈不成。
②唐僧明知道孙悟空是三个徒弟中最有本事的一个,但是他对悟空的意见总是 ,而是过多的听取八戒的观点,可见,唐僧是一位善听小人言的领导者。
③在一般人看来,5名官员,就收受了价值为4187元的“节礼”5只羊,而平均算来,一只羊就值837元,这是小事一桩,____,但是,他们还是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粉尘爆炸的原因是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造成的。
B.在生态环境的框架之下,关于物种的进化、灭绝、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问题,涉及到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人类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
C.大型原创木偶剧《飞吧!丹顶鹤——丹顶鹤的故事》再现了江苏盐城发生的大学生娟子和丹顶鹤赖毛子之间的真实故事。
D.据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我国有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生4032万,占全国1.38亿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29.3%。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进到洞中,光、声的刺激更少,开头还有一点叽叽喳喳的招呼,到后来就鸦雀无声,只有头顶上的矿灯在深不可测的洞里跳来跳去,好像不是我们而是它们来这里狂欢。我感到自己出现了视幻觉:光在闪烁; 。我体验到了一种陌生化的呼吸和血液的流动,胜过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布莱希特戏剧的效果。在剥夺感觉达到高峰那刻,我受不了了,张大嘴,发出“啊!”的一声。
A.有狗在叫,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
B.有狗在叫,这是听幻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这是触幻觉
C.出现了有狗在叫的听幻觉;出现了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的触幻觉
D.出现了听幻觉:有狗在叫;出现了触幻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古人有“悲秋”之说,大概是因为秋天昭示着繁华将逝,秋天的气候又暗示着寒冷将至,所以诗中的秋天, ① 。 ② ,刘禹锡就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古人相比,现当代文学大师眼中的秋天, ③ :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
17.下面是康明斯中国四十周年徽标,请你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六、写作(60分)
1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两块相邻的铺路石,谈起各自做铺路石的感受。
“唉,我们被别人踩在脚下,一生默默无闻,真没意思。”一块铺路石感叹道。
“为别人铺平道路,这是我们的职责。”另一块铺路石回答说。
“可我们为别人承受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谁又能记得我们呢?”
“为别人做了点什么,就一定要别人记住吗?”
“不让别人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块一心想别人记住自己的铺路石,故意翘起了一端,抛头露面起来。可是,它那翘起的一端,经常绊倒别人,人们开始对它恨之入骨,把它视为可恶的绊脚石。
终于有一天,一个被它绊倒的人,把它挖了出来,扔到了一边,成了一块荒废的石头。
【参考答案】一、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将ABCD四个选项分别放回原文,然后一一对照,找出其中的表述差误。B项,不属于“网生代”电影的概念,而是“网生代”的概念。由选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可以判断。
本题答案是B。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在整体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把四个选项分别放回原文,然后一一对照,加以区分。A项,“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机遇和挑战”错,根据选文第一自然段可知,前者对电影业产生的是冲击,后者才是颠覆性的机遇与挑战。
本题答案是A。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行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错,根据选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可知,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本题答案是C。
二、4.B 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
5.B 【解 析】明朝以前的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6.C【解析】不是司马光怀疑,是有人怀疑。
7.(1)(5分)李常捉到狡黠的盗贼,刺字为兵,让他在自己部下,李常很清楚盗贼聚居的地方,就破门而入,全部根除了他们。(关键字词:“黠”“麾下”“囊括”“根株”各1分,句子通畅1分)
(2)(5分)谏官刘安世因为吴处厚交付蔡确诗中有毁谤朝政之处,趁机极力攻击蔡确。李常上疏论述因为作诗判蔡确的罪,这不是用来淳厚风俗的办法。(关键字词: “谤讪”“因”“攻”“所以”各1分,句子通畅1分)
【参考译文】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年少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考中进士后,留下他所抄录的书九千卷,为他的住处取名叫李氏山房。调任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打算推荐他升官,李常推荐他的朋友刘琦,杨佐说:“世间没有此种风气很久了。”一起推荐他们。
熙宁初年,任秘阁校理。王安石和李常交好,让他任三司条例司检详官,改任右正言、知谏院。王安石立新法,李常参与讨论,不想实行青苗法收取息钱,到这时,上疏说:“条例司刚成立,已经导致朝廷内外的议论。至于均输法、青苗法,聚敛散钱收取利息,解析经书的义理时穿凿附会,人们又大为惊骇,这和王莽分割《周官》片言毒害天下有何差别!”王安石看到后,派遣亲近的人暗中表明意思,李常不因此而罢休。又说:“州县发散官方预储备供借贷的银钱,实际上不出本钱,勒索百姓出利息。”神宗责问王安石,王安石命令李常出具主要官吏的名字,李常认为这不符合谏官体制,落职为校理,通判滑州。一年多后恢复职务,任鄂州知州,移任湖、齐二州。齐州盗贼很多,没有一天不上报的。李常捉到狡黠的盗贼,刺字为兵,让他在自己部下,李常很清楚盗贼聚居的地方,就破门而入,全部根除了他们,半年间,杀七百人,让那些奸恶无处藏身。
哲宗即位,李常改任吏部侍郎,升户部尚书,有人怀疑他缺少才干气度,担心不能胜任,哲宗向司马光询问。司马光说:“使用李常主管国家财政,那么人们知道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敛可稍稍平息了。”李常陈述时政得失,上书七件事,分别 是崇尚廉耻,保存乡举,区别守宰,废除贪赃,审理有疑问的案件,选择儒学师长,修改役法。当时差役、免役法没有确定,李常认为:“法无新旧,方便百姓的就好;论述不分他我,能够长久的就确认。现在让百姓都出钱,那么贫困的人难以办到;如果都出力,那么富裕的人难以忍受。分别听从他们的意愿,就可以长久了。”于是折中分条开列上呈。皇帝赦恩,免除市易拖欠赋税不满二百缗的,李常请求利息超过这个数也不收取。
被授予御史中丞,兼任侍读,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李常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其所长。最初,黄河在小吴决口,议者打算从孙村口疏导黄河归还旧河道,如果这样,就要兴动劳役,李常说:“京东、河北饥饿困乏,不应该疏导黄河。”下诏命停止了这件事。谏官刘安世因为吴处厚交付蔡确诗中有毁谤朝政之处,趁机极力攻击蔡确。李常上疏论述因为作诗判蔡确的罪,这不是用来淳厚风俗的办法。刘安世一同弹劾李常,调任他为兵部尚书,他辞谢不就职。出任邓州知州,移任成都,在走到陕西途中,突然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元佑会计录》三十卷。
标签: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